汉语时制定位与完句效应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ing5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语中有些简单句即使主,谓,宾成分齐全,却仍然不能单独使用,我们称之为不完句现象。通常它们都需要再加上某些成分,方可独立成句。对于汉语中的不完句现象,众多学者也做了较多的研究,其中Tsai (2008), Hu & Shi (2005), Tang & Lee (2000),竟成(1996),贺阳(1994)等分别从时态定位,指称特征允准,一般定位原则(Generalized Anchoring Principle),时间概念的表达和完句成分等角度做了较为全面和系统的分析与研究,但是,还有些问题仍然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在本研究中,我们将从时制定位的角度对汉语如何完句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针对学界颇有争议的问题-汉语中是否存在时制,我们坚持认为汉语是有时制的。顾阳(2007)也谈到,尽管汉语中没有系统的时制形态表现,但是汉语也同其它语言一样,句子结构的时制特征需要得到确认。同时根据Chomsky (1995)的最简方案理论,句子的IP或TP才能进入句法推导,汉语句子结构也同样遵循这一句法要求。本文从句法学的角度来论证汉语句子如何进行时制定位,进而消除不完句效应,达到完句效果。因为汉语中存在时制,T位置包含时制信息,因此要完成时制定位,T必须在句法结构中得到允准。文章对含有焦点,否定词,情态词,时态助词等句子结构做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并论证了句子如何完成时制定位从而消除不完句效应。我们认为,这些成分都具有较高的句法位置,因此能够分别从FP,NegP, MP, AspP等短语结构的head位置移动到TP投射的T位置,从而满足时制定位的要求,消除不完句效应,使句子成句。在汉语一些对比结构中,因为两个动作的时间是重合的,相互为对方提供时界和参照点,所以它们也能够完句。同时,通过对完句现象的研究,我们也证实了汉语中时制定位的必要性。
其他文献
传统修辞学认为相较传达真理和日常交际的直白语言,隐喻处于次要的从属地位。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Lakoff和Johnson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首次提出概念隐喻理论,之
1972年Lakoff提出了模糊限制语这一概念。此后,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模糊限制语的研究逐渐扩展到语用学领域。作为日常会话的一种,医患对话是另一种便于分析且具有研究意义的
简述污泥的来源,污泥的处置方法,填埋、焚烧、农业利用,海洋倾倒。总结处污泥目前的有效处置方式,实现污泥的资源化,减量化已经成为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译界提出“文化转向”理论,文化因素对翻译的影响成为此领域重要的研究对象。译者对文化负载词汇的处理备受关注,尤其是对文化敏感词汇的翻译关系到跨文化交
敦煌孌文的整理王作肇始於上個世紀五十年代,至今成果蔚為大觀,涌現出了《敦煌變文校注》等高水平的著作,為人們研讀敦煌變文提供了很大便利。儘管變文的整理曰臻完善,但仍有不少
本文主要就几次重要的现代汉语审音工作的背景、进程、原则、方法、结果、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讨论,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以往审音工作的原则和方法,结合新时代审音所面临的形势,
“数词+动量词”动量结构是汉语常用的语言组合,一直备受关注。本文根据已有的关于动量词和动量结构的研究成果,综合运用结构主义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语义分析法以及认知语
<正>我国漆艺历史可以追溯到7000多年前,而现代漆画作为中国本土原创画种之一,有着国画、油画等画种不可替代的材质美感,并在传统漆艺的传承中融入了各门类绘画的诸多元素发
目的:优化D-半乳糖致小鼠亚急性衰老实验中,腹腔注射法和皮下注射法的最佳造模剂量。方法:8周龄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8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D-半乳糖组(1.25g/kg、2.
宪政是人类制度文明的重要表现形式,蕴含着特定的价值追求,其以对权利切实有效的保障为根本目的,以对权力运行程序和规则的明确规定和有效制约为基本方法,以对人的尊严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