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应用制备高性能保温材料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4770112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碳中和、碳达峰的现实需求背景,本课题开展了农林废弃物制备建筑保温材料的研究,对于农林废弃物变废为宝高值化利用、实现负二氧化碳排放、促进建筑节能降耗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借助实验研究手段,提出与验证了农林废弃物建筑保温材料制备技术路径。具体包括:探索新型生物质复合保温材料制备工艺路线;展开包括密度、热学性能、力学性能、水力学性能以及防火性能等多目标性能测试研究;针对关键工艺参数影响特性深度分析,如水灰比、原材料预湿水量、发泡剂量、生物质量、生物质炭化程度等。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本课题选取环保高性能的地质聚合物作为生物质复合保温材料的无机胶凝材料,并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理论氧化物SiO2/Na2O摩尔比、SiO2/Al2O3摩尔比、水灰比(制备地质聚合物混合水与地质聚合物总固含量的比值)三个变量对无机胶凝材料地质聚合物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以正交试验得到的最佳参数值制备的地质聚合物作为无机胶凝材料,林业废弃物锯末作为原材料,制备了新型生物质复合保温材料,并研究了养护条件和水灰比对生物质复合保温材料物理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各因素的最佳实验搭配组合方案为理论氧化物SiO2/Na2O摩尔比=3.3,SiO2/Al2O3摩尔比=3.2,水灰比=0.5。生物质复合保温材料的两步养护法要远远优于一步养护法。当水灰比为0.5~0.55时,生物质复合保温材料的综合物理性能最佳,其对应的导热系数为0.114~0.125W/(m·K)。其次,研究了预湿水与生物质质量比值(mw/m B)、双氧水与地质聚合物质量比值(mH/m G)和生物质与地质聚合物质量比值(mB/m G)三个主要变量对锯末生物质复合保温材料物理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从资源节约和综合性能两方面考虑,质量比mw/m B为1~2的生物质复合保温材料为最佳选择,其导热系数为0.125~0.118 W/(m·K)。当质量比mH/m G为0.012~0.015时,生物质复合保温材料可达到较佳的综合物理性能,此时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为0.125~0.112 W/(m·K)。质量比mB/m G为0.12时,生物质复合保温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佳,其导热系数为0.125 W/(m·K)。由于生物质原材料的存在,生物质复合保温材料的耐高温性能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然后,本课题从生物质原材料本身出发,脱除其部分挥发分,通过提升生物质着火温度的方式来进一步提升生物质复合保温材料的整体防火性能。为了研究炭化条件对生物质原材料的成分及性能的影响,对锯末和小麦秸秆原材料及其炭化处理后的生物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原生态锯末和小麦秸秆中的挥发分含量最高,其次为固定碳含量,且主要的元素均为C和O。原生态锯末的主要组成成分为木质素和纤维素,而原生态小麦秸秆的木质素含量则远远小于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随着热解程度的增加,炭化锯末和小麦秸秆中与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木质素相关的官能团键逐渐断裂,且炭化锯末的着火温度由270℃上升至360℃,炭化小麦秸秆的着火温度最高值为258℃。最后,为了改善生物质复合保温材料的防火性能,采用炭化锯末和炭化小麦秸秆作为原材料,地质聚合物作为无机胶凝材料制备了炭化生物质复合保温材料,并表征和分析了其相关物理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生物质炭化程度的增加,炭化生物质复合保温材料的孔隙大小均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导热系数、抗压强度以及密度则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高温火焰喷射下,由于地质聚合物的阻燃效应及炭化生物质燃点的提升,炭化生物质复合保温材料的防火性能均随着生物质炭化程度的增加而逐渐提升。同时,炭化生物质复合保温材料在高温火焰中暴露一定时间后始终能维持结构的完整性,没有掉渣和塌陷等现象的产生。回收利用农林废弃物制备生物质复合保温材料替代传统保温材料,不仅可以提高农林废弃物的经济效益,还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同时,选用高性能环保的无机胶凝材料、采用简单且能耗低的制备工艺以及炭化生物质等技术措施提升生物质复合保温材料的综合性能,可极大的推进绿色新材料及高品质绿色建筑的建设。
其他文献
原子分子内阿秒时间尺度的电子超快动力学是研究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基础,对于认识物质的基本结构,操控化学反应以及探索生命活动本质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近年来,时频域精密控制超短超强激光脉冲以及电子-离子符合探测技术的发展,为精密测量并控制原子分子内电子阿秒超快运动提供了有利的工具。本论文利用冷靶反冲动量成像谱仪,通过符合探测原子分子光电离解离产生的电子和离子的三维动量,致力于超快激光场作用下原子分子
第一部分结节大小对US-FNA样本BSRTC检测甲状腺癌检出效能影响研究目的:分析结节大小对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Ultrasound-guided fine-needle aspiration,US-FNA)细胞学(Bethesda System for Reporting Thyroid Cytopathology,BSRTC)检测甲状腺癌检出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1-2020.8在我
蝙蝠具有众多独特的生物学特性。本论文围绕蝙蝠视觉、回声定位及其冬眠特性展开,分别就蝙蝠紫外视觉能力、语言基因Foxp2与回声定位相关核团及冬眠前后一类新兴过氧化物酶Peroxiredoxins进行了相关的脑区组织学比较研究: 1:为揭示蝙蝠基于视锥细胞的紫外视觉能力,本研究对四种不同生态习性且具代表性的蝙蝠进行了双目紫外刺激实验。通过比较分析主视皮层Fos蛋白的表达差异,我们发现:在食虫类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结缔组织疾病。在疾病的过程中,免疫复合物可以影响各种器官,包括肺、心脏、肾脏、脑、周围神经、皮肤和浆膜,心脏是最常累及的靶器官之一。SLE患者心脏受累的病理生理机制不同,其临床表现也不同,包括心包积液、心肌炎、瓣膜病、无菌性心内膜炎、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脏病和肺动脉高压等,所有这些心血管并发症均会增加SLE的死亡率。因此,早期、准确、全面评价SLE患
具有不同特征的患者在临床治疗效果方面具有显著的异质性,个性化医疗旨在根据患者特征给个体患者提供准确的治疗方案。因此,个性化医疗成为了临床和干预科学家越来越重视的研究课题。传统的方法通过估计条件期望结果来找到最优治疗分配准则。这类方法通过多重检验策略[82]或者是通过预测的方法[33],尝试将主效应与交互效应区分开。最近出现的结果加权学习方法绕过对协变量与治疗方案交互效应的估计,通过最大化期望临床结
铋原子以其6s2孤对电子以及具有共价键和金属键双重成键特性,决定了它具有一系列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而氧化物又作为自然界存在最为普遍的一类化合物,因此,开展对铋系氧化物的研究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组元角度考虑,二元Bi2O3具有宽带隙、高折射率、光学非线性等性质,使其广泛应用于电子陶瓷、超级电容器、气体传感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光学涂层等领域,是现代半导体器件中使用的一种重要材料,同时也是开展
魏晉南北朝時期是漢語史上從上古向中古過度的特殊階段,上承秦漢,下開隋唐。在魏晉南北朝複雜的社會背景下,各地湧現出很多高質量的碑刻。本文以這些碑刻為研究材料,全面收集整理、調查分析其中的聯綿詞彙。全文採用共時描寫與歷時比較相結合、描寫與解釋相結合、共性研究與個案研究相結合、出土文獻與傳世文獻相結合等研究方法,旨在揭示魏晉南北朝碑刻聯綿詞的面貌、特徵、發展演變情況及内部規律,並對魏晉南北朝時期部分聯綿
立法是一项重要的国家政治活动,但同时也是一项法律活动。不能放任立法机关毫无限制地行使国家立法权,现已经成为奉行法治原则的民主国家的共识。立法机关如何正当地行使立法权,也成为当下决定立法活动本身正当性的主要问题。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都拥有国家立法权。实践中,全国人大常委会从立法数量上已经成为我国当下负担立法功能的主要权力机关。而立法议事规则,从规范上决定了全国人
创造性是指产生新颖且适宜的产品或观念的能力。根据SIAM(Search for Ideas In Associative Memory)模型,知识激活是创造性观念生成的先行环节。有研究者指出,概念图创作有助于增加知识激活的宽度和深度,从而将个体引入更为复杂、灵活的创造性思维过程。研究显示,概念图创作能力与言语创造性表现存在正向关联。那么,作为一种知识激活工具,概念图启动能否促进言语创造性表现?若能
本研究所探讨的公共精神及其教育问题,是关涉现代社会生活和谐发展和个人作为公民参与公共生活的重要问题。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作为我国公共教育的基本构成,担负着培育学生现代公共精神的重要责任和使命,所以探究当前我国学校公共精神教育问题既是时代要求,也是社会所需,更是个人成长之基,意义重大。为此,本研究以学校生活中学生公共精神的发展状况及其教育为主要研究内容,探讨学校生活中学生公共精神的发展与教育状况、所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