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不仅己成为英、美等发达国家教师在职培训的主流模式,而且实践较为成熟。我国校本培训虽然并不十分成熟,但它已成为必不可少的培训模式之一。本研究通过对“校本培训”关键概念的分析与界定,在对校本培训模式的产生背景、基本特征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着重从创新扩散的角度对校本培训进行了模式的分析与建构,从而为广大中小学校开展教师校本培训提供有益的借鉴。首先,通过对“校本”与“培训”两个核心概念的解读,笔者将校本培训定义为:在新的教育理念的引导下,由教育行政部门领导,教师任职的学校在系统评估本校教师能力基础的前提下,积极利用各种资源,以自主规划或与外界合作等形式组织开展的,以满足学校、教师和学生发展需求为导向,以教师互助及自学为基本形式,以学校教育教学发展和改革所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与解决方案为主要内容,并把培训与教、学、研紧密结合起来的教师继续教育活动。通过综合、提炼与概括有关学者的观点,笔者认为校本培训具有十大特征,即实践性、全程性、经济性、灵活性、针对性、自主性、亲融性、实效性、全员性与多样性。其次,本文的“模式”是一种“综合模式”的概念,它既包括由各个要素组成的理论上的模式,也包由各种系统方法所组合而成的一种实践模式。理论上是指通过分析校本培训模式的构成要素,从而探索校本培训模式的建构的结构模式。主要包括培训的思想观念、培训的理论基础、培训的管理、培训的目标、培训的内容、培训的师资、培训的对象、培训的操作程序与策略、培训的评价体系等多个要素,实践上主要从操作程序与策略上来阐述。任何理论都要归于实践,因此基于创新扩散理论的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模式的落脚点是在实践层面,实践层面上它是指为促进中小学教师对教育创新的扩散,通过抽象、简化的方式,构建校本培训各实施阶段的过程模式。基于创新扩散理论的中小教师校本培训模式是从教育创新的产生开始,旨在使得教育创新能够更加高效的扩散。具体操作程序为:线上媒体宣传——确定创新师资——线下分组说服——讨论促进决策——练习准备执行—支持协助确认。该模式区别于其它培训模式的特征是:1.培训理念更新颖2.培训管理职责更明确3.更加注重人际交往、参训教师培训资源及其创新性的重要性4.培训形式更具有层次性和系统性5.培训评价体系更完善6.更重视培训后期支持。最后,依据A教育集团微课校本培训的实践项目,笔者对构建好的校本培训模式进行了验证,事实证明,培训效果较为显著。希望对今后校本培训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