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扩散理论的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模式研究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auty85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不仅己成为英、美等发达国家教师在职培训的主流模式,而且实践较为成熟。我国校本培训虽然并不十分成熟,但它已成为必不可少的培训模式之一。本研究通过对“校本培训”关键概念的分析与界定,在对校本培训模式的产生背景、基本特征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着重从创新扩散的角度对校本培训进行了模式的分析与建构,从而为广大中小学校开展教师校本培训提供有益的借鉴。首先,通过对“校本”与“培训”两个核心概念的解读,笔者将校本培训定义为:在新的教育理念的引导下,由教育行政部门领导,教师任职的学校在系统评估本校教师能力基础的前提下,积极利用各种资源,以自主规划或与外界合作等形式组织开展的,以满足学校、教师和学生发展需求为导向,以教师互助及自学为基本形式,以学校教育教学发展和改革所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与解决方案为主要内容,并把培训与教、学、研紧密结合起来的教师继续教育活动。通过综合、提炼与概括有关学者的观点,笔者认为校本培训具有十大特征,即实践性、全程性、经济性、灵活性、针对性、自主性、亲融性、实效性、全员性与多样性。其次,本文的“模式”是一种“综合模式”的概念,它既包括由各个要素组成的理论上的模式,也包由各种系统方法所组合而成的一种实践模式。理论上是指通过分析校本培训模式的构成要素,从而探索校本培训模式的建构的结构模式。主要包括培训的思想观念、培训的理论基础、培训的管理、培训的目标、培训的内容、培训的师资、培训的对象、培训的操作程序与策略、培训的评价体系等多个要素,实践上主要从操作程序与策略上来阐述。任何理论都要归于实践,因此基于创新扩散理论的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模式的落脚点是在实践层面,实践层面上它是指为促进中小学教师对教育创新的扩散,通过抽象、简化的方式,构建校本培训各实施阶段的过程模式。基于创新扩散理论的中小教师校本培训模式是从教育创新的产生开始,旨在使得教育创新能够更加高效的扩散。具体操作程序为:线上媒体宣传——确定创新师资——线下分组说服——讨论促进决策——练习准备执行—支持协助确认。该模式区别于其它培训模式的特征是:1.培训理念更新颖2.培训管理职责更明确3.更加注重人际交往、参训教师培训资源及其创新性的重要性4.培训形式更具有层次性和系统性5.培训评价体系更完善6.更重视培训后期支持。最后,依据A教育集团微课校本培训的实践项目,笔者对构建好的校本培训模式进行了验证,事实证明,培训效果较为显著。希望对今后校本培训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正> 1494年11月10日,意大利科学家和教育家卢卡·帕乔利(Luca Pacioli)的巨著《数学大全》(又称为《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正式出版,至今已满五百周年。《数学大全》
1991年10月,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文物管理所在宾川县境内征集到一件明代铜权。铜权保存较完好,环纽,中空。权体呈上小下大的六面体,近底部束缩,形成一周凹槽。权身铸阳文,
期刊
在以往对复式簿记起源问题的研究中,尚存在一定误区,并因此而引发长期争论,以致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鉴于该项研究是世界会计史研究中的重大课题,故本文刻意对其作进一步
传统智能水凝胶作为药物载体可控制药物的定点、定时、定量释放,具有提高药效、靶向,减少给药频率,增加安全性等优点。但由于存在响应速率慢的缺点而大大限制其应用。因此,近
通过对温州市城市及部分城市供水现状的分析,结合相关城市给(排)水工程规划,对近期及远期温州市人均综合供水、排污指标进行了预测分析.
文章以作者在美国高校混合学习课程的学习体验为基础,对美国高校混合学习课程在学习支持服务、学习环境、学习活动设计与组织以及学习评价等方面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介绍,并对其
目的 建立熊胆汁中牛磺熊去氧胆酸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 用甲醇前处理熊胆汁;以十八烷基键合硅胶为填料;甲醇-磷酸二氢钠溶液(0.03 mol/L)(68:32)为流动相,并用磷酸调节p H值
以丙烯酸为单体,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为引发剂,二甲苯为溶剂,对聚乙烯蜡进行接枝改性。结果表明,当m(引发剂)∶m(聚乙烯蜡)=0.5∶100,m(丙烯酸)∶m(聚乙烯蜡)=15∶100,m(二
学术研究是大学的本质属性,与教学并列为大学实现使命的两大核心活动。优良的研究体制会对国力的提高、科技的强大、社会的进步、民生的改善和政府的政策走向作出贡献。英国
用硬脂酸锌作催化剂,空气氧化法制备氧化聚乙烯蜡。结果表明,在温度160℃~170℃,空气流量为800 L/h,催化剂用量为1.0%~2.0%的条件下氧化聚乙烯蜡6 h,可制得酸值20.0 mg KOH/g~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