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尺度低涡背景下MCS中β尺度强对流带的成因分析

来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ei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WRF中尺度数值模式,NCEP/NCAR再分析资料、多普勒雷达观测资料等,对2015年8月3日发生在山东地区附近的一次两种尺度低涡影响下的MCS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潜热敏感性试验和对比分析,研究了此次过程中中尺度低涡发生发展的原因和两种尺度低涡背景下MCS中β尺度强对流带的演变成因及涡度结构。结果表明:(1)在天气尺度的东北冷涡槽前,高层高空急流入口区右侧存在强辐散场,低层有不稳定能量释放为中尺度低涡以及对流发生提供有利背景场,低层低涡发展演变引起MCS的形成,其中伴随着中β尺度强对流带转向、合并以及弓状弯曲和暴雨的加强。(2)分析中尺度低涡涡度收支可知,中尺度低涡形成和发展时期,低层正涡度主要受到水平散度项和垂直平流项的影响,水平散度项作用更大,中层正涡度主要受到垂直平流项的影响,由于两项的正贡献作用,中低层正涡度增加,低涡发展;中尺度低涡减弱时期,中低层水平散度项减弱,垂直输送项变为负值,正涡度制造减弱,负涡度制造增加,低涡消亡。(3)MCS发展过程中,扰动有效位能的增加主要由于潜热释放作用和周围环境纬向平均有效位能向扰动有效位能转化,之后扰动有效位能通过冷暖空气的垂直运动向扰动动能转化,扰动动能的增加促进强对流发展。环境场不仅为强对流的发展提供能量,环境风场的变化也是影响强对流带演变的重要原因。(4)分析MCS中β尺度强对流带的演变发展可知,在天气尺度低涡的背景下,低层中尺度低涡切变导致多条中β尺度对流带以及小槽出现,当小槽中流场由西风-西南风变为西北风-西南风切变时,中β尺度强对流带发展并伴随小槽转竖,强对流带上南北风的加强是对流带转竖的关键;由涡度方程分析,低层倾侧项对正的垂直涡度贡献最大,倾侧项中,水平涡度在垂直速度的作用下,在强对流区的前部有向正涡度的转换,在对流带合并前这种正涡度可延伸至另一个小槽中,使两个小槽的正涡度区加强合并,小槽和强对流带合并,小槽加深,槽前后南北风分别加大;在强对流带的后部为负涡度区,散度项对负涡度的贡献较大,在对流带合并期间后部散度项引起的负涡度区加大,反气旋扰动加强,导致强对流带出现弓状弯曲。同时分析强对流带涡度结构,对流带中前部水平涡度矢量呈逆时针旋转,对应强上升运动,使得垂直速度在水平方向上切变增大,倾侧项正贡献加大,水平涡度向垂直涡度转化,再通过垂直平流,将低层垂直涡度向上输送,促使对流加强发展。(5)对流强盛前关闭潜热,导致三维风场改变,小槽减弱,扰动场分布散乱,正垂直涡度区主要与下沉运动区对应,垂直涡度无法向上输送,强对流带迅速减弱消失。
其他文献
问答系统是信息检索、人工智能和自然语言处理领域中的一项热门研究任务,并且具有非常广泛的发展前景。知识图谱问答是该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即给定一个自然语言问句,问答系
近些年来,我国西北地区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工程的号召,突破险阻修建了许多大型铁路与公路工程。但由于西北地区复杂的地质条件,在工程建设中也遇到很多错综复杂的技术问题。例如在青海省锡铁山到北霍布逊盐湖矿地区的铁路路基建设,因该地区高含盐砂土分布广泛,盐湖区含水量又高、降雨较频繁,部分高含盐砂土常年处于饱和状态,加之该地区处于地震烈度8度区,而含盐饱和砂土在地震作用下会产生液化效应,进而导致铁路路基
负荷预测是电力系统运行管理中的重要模块,旨在为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提供支撑,通过对电力系统负荷的有效预测,平衡电力需求,以此制定发展和生产计划,维护电力系统的稳定和
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5年-2018年冬季中国东部区域性浓雾过程的传播机制进行分析和诊断研究,并以此为基础总结了适于对区域性浓雾进行雾区预报的9个预报因子,且评估了WRF输出结果对雾区预报的效果。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对中国东部雾区与区域性浓雾进行了归纳和分类。中国东部区域性浓雾可分类为华北区域性浓雾、江淮区域性浓雾和华北-江淮区域性浓雾;环流形势上则可分为高压脊型和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逐步加深,这给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体系带来巨大冲击,养老金的财务可持续性已成为我国众多学者关注的重点问题。与此同时,经济的不断下行使中小企
轮腿复合式机器人比单个运动机构的移动机器人有更高的性能,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可适应复杂的外部环境,本文所设计的六腿滚动式奔跑机器人是一种轮式腿型的复合式机器人,但其
进度管理是航天型号配套非标装备的核心管理环节,进度管理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非标装备研制项目的成败,进而关系到航天型号研制的进度。近年来,我国航天型号发射越来越密集,非标
本论文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暗光两步法生物制氢调控机理及能量梯级耦合特性研究”(项目编号:51676065)的资助下完成的。氢能作为一种清洁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逐渐受到重视。光合生物制氢技术可以将秸秆等生物质转化为氢能,将有机废弃物的利用和清洁能源的生产结合起来,同时解决了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本文以玉米秸秆为产氢原料,对光合发酵比产氢量、产氢速率、能量转化效率,以及产氢发酵液的pH值、氧化还原电
第一部分:兔颈总动脉血栓模型制作与血栓MRI定量测量方法的初步研究目的:研究兔颈总动脉血栓模型制作与血栓MRI定量测量的方法及可行性。方法: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10只,采用改良的凝血酶法建立兔右颈总动脉血栓模型。在建模后4.5~6h进行扫描,比较不同MR成像序列(3D-TOF序列、T1WI、T2WI黑血序列、T1-mapping及T2-mapping序列)图像质量及T1值、T2值测量的可重复性,并
能源转型的趋势不可阻挡,风能在能源转型过程中占据领先的地位。风速预测精度的提高必然能加快风能的发展。更加精确地预测风速成为了众多研究者的目标,关于风速预测的研究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