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科学本质视角人教版化学教科书化学史呈现分析研究

来源 :山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lyzyk4130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理解科学本质是化学教育的重要目标,科学本质贯穿于化学史中,化学史的呈现方式影响化学史的教学方式,影响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化学史呈现研究对科学本质理解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针对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几套初中和高中化学教科书中的化学史进行分析,从科学本质视角出发进行研究,目的是分析人教版化学教科书中的化学史对科学本质的呈现变化情况。一方面为人教版化学教科书的编写提供借鉴,另一方面为教师和学生对化学教科书的使用提出建议。本文在参考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建立了分析教科书中化学史内容的框架:科学史材料类型、科学史学习活动类型、科学史与科学本质三个主维度及若干个子维度。以内容分析法为研究方法对人教版化学教科书中的化学史内容进行了量化和质性对比分析研究。最后,本文对化学教科书的编写、教师对化学史的运用以及学生对化学史的学习分别提出了建议。本文所得主要结论是:(1)初高中教科书中的化学史材料类型相同,初高中教科书中的化学史学习活动类型以及化学史材料与学习活动的组合方式都不同,不同类型的化学史材料和学习活动反映的科学本质水平和侧重点不同。(2)旧版本教科书化学史内容一致,新版本教科书化学史数量比旧版本有明显增加。所有版本教科书都是体现化学科学知识建立在实验事实基础上和化学知识暂定性的化学史最多,体现科学认识中包含有人的想象性和创造性的化学史相对较少,体现科学规律和科学理论有明显区别的化学史最少,没有体现其他三个维度的化学史。新版本教科书化学史呈现科学本质水平都比旧版本有所提高,但呈现水平仍然不高。(3)初中两个旧版本中化学史均匀分布在正文和非正文中,新版本大部分在栏目中呈现,高中三个版本化学史大部分在栏目中呈现。在正文中呈现的多是非常简化的化学史内容,在栏目中呈现的化学史多较详细。
其他文献
未来社会的“主流”能源  目前人类社会使用的主要能源,依然是化学能——燃烧石油或者煤炭所产生的能量。但是无论石油还是煤炭,资源总有枯竭的一天,而核能,则可能是继化学能之后,人类社会最主要的能源。现在人类所能掌握的可控核能转化技术是核裂变,但是裂变反应后会产生放射性核废料,具有一定风险,远有切尔诺贝利,近有日本福岛,往往都让人谈“核”色变。  与之相对的是核聚变。在《流浪地球》中,“烧石头”的行星发
安全,是人类得以延续和社会得以发展的基本条件。寻求安全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人们对安全的要求和期望越来越高。然而,现代工业社会在促进生产力发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突飞猛进,我国企业的经济活动也越来越趋向国际化,企业的并购与重组已经成为目前我国企业活动的重要一部分。本文对企业并购重组中的风险进行了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