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学生比况短语习得情况考察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b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通过统计与问卷调查的方式考察外国学生对比况短语的习得情况。具体从外国学生对比况短语的使用倾向、偏误情况、功能识别、理解程度四方面进行了描写与分析,并着重对功能识别与理解程度两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为外国学生理想地掌握比况短语提供研究基础。  全文分为5部分:第一部分对外国学生常用的两类比况短语进行研究,分析外国学生的使用倾向,将之与中国学生的倾向作对比,说明外国学生使用汉语比况短语的特点。结果表明外国学生对比况短语不同功能的选择倾向与中国人有很大差异。中国人在使用不同类型比况短语时会或有意或无意地选择特定的功能,但外国学生完全没有这一倾向。  第二部分归纳外国学生比况短语的偏误类型,分析偏误原因,并统计外国学生比况短语的偏误分布。结果表明误用是最多的偏误,所占比率超过70%,其中B与比况助词是外国学生最常用错的成分。句法层面的偏误中只有缺失是相对较多的偏误。  第三部分通过针对高年级外国学生的心理距离测验探究中外学生对比况短语不同功能的选择倾向差异来源及比况助词误用多发现象背后的原因,分析外国学生对比况短语的功能识别情况,并探讨其内在成因。  第四部分通过针对高年级外国学生的理解测验,探究B误用多发现象的背后,外国学生对比喻性比况短语的理解情况。通过对照实验的方式比较其与中国受调查者的差异,探讨外国学生更好理解比况短语意义与修辞价值的可能途径。  第五部分根据研究结果对对外汉语比况短语教学进行思考与建议。
其他文献
摘 要 介绍一种不用比较不用交换的计算量仅为n次加法的新型内外排序算法。  关键词 外排序 比较交换 计算量 并行算法  中图分类号TP31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422(2007)02-0050-02 本文为全文原貌
文学在探索历史文明的进程中记录并影响着人类的活动。电影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伴随着现代科技的应用而产生。影视与文学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文学作品是影视创作的重要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