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液晶聚合物(LCP)具有高强、高模等优良特性,在复合材料共混改性中已获得了的应用,但是,LCP作为聚丙烯成核剂的研究报道很少。因此,开展液晶类成核剂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而且有望开发出高效、多功能化的新型聚丙烯成核剂。本论文设计并合成了十七种新型液晶类单体:4-乙基苯甲酸-4’-烯丙氧基苯甲酸对苯二酚双酯(M1)、4-乙基苯甲酸-4’-烯丙氧基联苯酚酯(M2)、4-乙基苯甲酸-4’-烯丙氧基苯甲酸对联苯酚双酯(M3)、4-乙氧基苯甲酸-4’-烯丙氧基苯甲酸对苯二酚双酯(M4)、4-乙氧基苯甲酸-4’-烯丙氧基联苯酚酯(Ms)、4-乙氧基苯甲酸-4’-烯丙氧基苯甲酸对联苯酚双酯(M6)、4-(p-乙氧基苯甲酰氧基)苯甲酸-4’-烯丙氧基联苯酚酯(M7)、4-乙基苯甲酸-4’-十一烯酸对苯二酚双酯(M8)、4-乙基苯甲酸-4’-十一烯酰氧基苯甲酸对苯二酚双酯(M9)、4-乙基苯甲酸-4’-十一烯酸对联苯酚双酯(M10)、4-乙基苯甲酸-4’-十一烯酰氧基苯甲酸对联苯酚双酯(M11)、4-乙氧基苯甲酸-4’-十一烯酸对苯二酚双酯(M12)、4-乙氧基苯甲酸-4’-十一烯酰氧基苯甲酸对苯二酚双酯(M13)、4-(p-乙氧基苯甲酰氧基)苯甲酸-4’-十一烯酸对苯二酚双酯(M14)、4-乙氧基苯甲酸-4’-十一烯酸对联苯酚双酯(M15)、4-乙氧基苯甲酸-4’-十一烯酰氧基苯甲酸对联苯酚双酯(M16)、4-(p-乙氧基苯甲酰氧基)苯甲酸-4’-十一烯酸对联苯酚双酯(M17)。并分别将上述单体与聚甲基含氢硅氧烷进行了接枝共聚,合成P1-P17十七种均聚物,另外,还将一定量的单体M1、4-烯丙氧基-4’-羟基联苯(N1)、4-烯丙氧基苯甲酸(N2)与聚甲基含氢硅氧烷共聚,制备出两种新型液晶共聚物PNA-1与PNA-2。并分别把不同含量的PNA-1与PNA-2与聚丙烯在一定条件共混,得到了一系列的共混样品。利用FT-IR或1H-NMR分析对所合成的单体、聚合物和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POM、DSC、TGA等对液晶单体、均聚物和共聚物的液晶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同时采用POM、DSC、XRD等初步研究PNA-1与PNA-2对等规聚丙烯结晶性能与形态的影响。FT-IR和1H-NMR研究表明,所合成的单体、均聚物和共聚物均符合分子设计。单体M1-M17均为热致液晶,呈现典型的向列相的丝状织构、球粒织构和纹影织构,此外,Mlo与M15还呈现近晶A(SA)相的棒状织构、近晶C(SC)相的破碎扇形织构及近晶B(SB)相的马赛克织构,M11与M16呈现SA相的棒状织构。所有均聚物和共聚物均呈现明显向列相的液晶织构。单体M8与M16在升温过程中未出现清亮点,但POM表明M16具有明显的液晶性能,由于热分解而未出现清亮点,而M8只在降温过程出现液晶性能,为单致变液晶化合物,另外十五个单体均出现液晶态向各相同性态转变;所有均聚物出现明显的玻璃化转变,此外,P9、P11、P13和P16还出现了熔融转变,表明这四个均聚物是半结晶型聚合物,其余十三个均聚物为非晶聚合物;液晶共聚物PNA-1和PNA-2均出现玻璃化转变和清亮点。此外,TG表明所有聚合物的热分解5%时的温度均在300℃以上,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以液晶共聚物PNA-1与PNA-2作为等规聚丙烯成核剂,研究发现PNA-1能有效提高聚丙烯的结晶温度和结晶速度,且能诱导p晶的生成,当含量为0.6%时效果最佳,当结晶温度为110℃时,β晶所占含量最大,其成核和生长过程主要按二维片状方式生长;共聚物PNA-2能促使聚丙烯的成核点数目增多,球晶尺寸变小,分布更加均匀,结晶温度提高,结晶速度加快,当含量为0.3%时成核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