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卫生资源在城乡之间分配不公平是卫生资源分配不合理的一个突出表现,是当前医疗卫生事业改革面临的一个重点问题,这不仅有损于公平和效率,同时偏离城乡统筹、城乡和谐发展的轨道,与党在十七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重大战略部署相背。所以优化城乡卫生资源配置已成为我国卫生事业改革的重要方面,也是改变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途径。本论文立足于城乡卫生资源配置不平衡的事实,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将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卫生资源性质和特点以及我国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起来,对城乡卫生资源优化配置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以期构建我国城乡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理论框架,完善有关卫生资源配置的基本理论研究,对我国城乡卫生服务一体化及医疗体制改革实践提供科学的政策建议。论文通过绪论、分析基础、中国现实分析三个部分对我国城乡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第一部分为绪论。包括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第二部分为分析基础。包括第一章、第二章和第三章的内容。第一章主要综述了资源配置的相关理论、卫生资源配置的相关理论以及城乡卫生资源的实证研究回顾,以此为论文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第二章城乡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机理,首先从卫生经济学的视角对卫生服务需求和卫生服务供给的特点及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其次对卫生资源配置的方法,即计划配置与市场配置做了梳理,分析了市场失灵的表现及后果,提出了只有将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调节方式才是实现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方式并进一步界定了计划控制与市场调节的力度、范围和层次;再次从理论层面上对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即效率与公平做了界定,明确了卫生资源配置的效益评价指标。第三章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研究了英、美、德和新加坡四国卫生资源配置的模式和经验,从国际一些成功的经验来看,政府应积极促进社会事业社会办,在坚持市场经济的原则下,确保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国外的经验证明,要合理配置城乡卫生资源就要明确政府责任;注重公平和效率的统一,坚持政府与市场机制相结合,提供多层次医疗卫生服务;不断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卫生法制,规范医疗卫生体制建设。第三部分为中国现实分析。这部分包括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的内容,也是论文的核心部分。第四章我国城乡卫生资源配置现状分析,首先对我国改革开放前后不同时期的卫生资源配置政策及其取得的不同结果进行了梳理。其次利用统计和归纳的方法从卫生费用、卫生物力、卫生人力和地理可及性四个方面对我国城乡卫生资源的供给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城乡卫生资源的配置严重失衡,呈现卫生资源配置的“倒三角”现象;同时城乡卫生资源的供给满足不了需求,存在着严重的错位。再次利用公平和效率理论及其评价指标对当前城乡卫生资源的配置进行了评价,得出的结论是城乡卫生资源配置失衡凸显卫生服务公平性的缺陷,城乡卫生资源配置失衡导致卫生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最后研究了我国城乡卫生资源配置失衡的原因:包括卫生体制的不健全、不合理、卫生制度的不完善,更因为政府责任的弱化。第五章我国城乡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模式选择。当前中国卫生事业的发展模式正面临方向性的选择,笔者认为还是要遵循卫生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走适合中国国情的卫生发展道路。首先提出了我国城乡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与框架,提出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并提出通过健全卫生财政制度、加强卫生人力资源的管理与建设、构建新型医疗服务体系、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四个路径来实现城乡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其次提出了政府在配置卫生资源中的作用,将政府职能归并为公共筹资与服务、市场监管两大基本职能。再次总结了近年来各地紧紧围绕整合医疗卫生资源、提高配置效率、促进均衡发展,积极改革创新,探索出的医疗卫生资源统筹配置改革的多种模式。笔者认为只有在制定区域卫生规划的大前提下,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构建适应新时期形势发展的新型的医院卫生服务体系。第六章城乡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思路。在第五章提出的目标框架基础上,提出城乡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需要在卫生财政制度、卫生人力资源管理、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的深化改革,并提出了自己的思路。最后,论文的结语部分对论文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结论进行了概括、总结,对论文的创新点进行了归纳,对有待于深化的问题进行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