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饮食消费需求逐渐多样化,推动了餐饮服务市场的蓬勃发展。但餐饮行业在不断发展的同时,由于市场准入的硬性要求以及各种客观因素所限,无证经营现象频发,引发了食品安全、油烟扰民、环境破坏、消防隐患等一系列安全隐忧,给餐饮业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所要研究的苏州市姑苏区作为全国首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拥有丰富的饮食文化底蕴和商贸经济资源,餐饮业态十分发达,但近年来区内餐饮业无证经营状况大量出现,给食品安全监管带来重大风险。尽管政府部门不断加大查处取缔力度,但限于法律法规、监管模式、市场供需等多方面因素,无证餐饮的整治效果始终不佳,依然存在回潮反弹现象,难以实现有效根治。为此,当前亟需探索整治无证餐饮的有效措施,以解决本地区餐饮食品安全监管的困境,提升食品安全治理水平,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健康安全。本文正是基于以上背景,在公共治理的视角下,选择以姑苏区范围内的无证餐饮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社会调研和实证分析,系统梳理姑苏区无证餐饮的现状及其产生的社会危害性问题,重点剖析政府部门当前在整治中遇到的困难及产生困难的原因,最后在上述研究分析的基础上,从政府、经营者、社会三维角度出发,提出“堵疏结合”的主要思路:既要通过依法监管对无证经营的违法行为予以强力制止,坚持做到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堵”住违法空间;又要为无证餐饮经营者构建合理的退出机制,引导解决各类衍生的社会问题,“疏”通局部隐患,最终形成以法律规制、政府监管、经营引导、社会共治、信用机制等五大层面来推动分类整治的长效管理对策,为姑苏区无证餐饮的有效根治探索最优化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