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无线技术的逐渐成熟,无线网络已经融入互联网络,并成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发展现状看,互联网络在其边缘出现了无线化的特性,传统的传输控制协议因此出现了新的问题。无线/有线混合网络中除了拥塞丢包之外,物理层特殊传输介质的中断、链路层媒体接入控制的失败、网络层动态路由的变化,都可能引起丢包,传统TCP把所有的丢包原因简单归结为网络拥塞而盲目采取控制策略,这样就极大地降低了TCP的性能。因此在由不同特性的链路组成的混合网络中如何优化TCP的传输性能,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在分析无线/有线混合网络环境的基础上,针对传输控制协议存在的问题展开研究,围绕丢包区分、拥塞感知和跨层优化等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提出了一种基于队列管理的自适应丢包区分算法A BQM,通过动态调节与拥塞丢包特征相匹配的显式标记方式,提高了丢包区分的能力。实验表明,该算法能够适应网络状态的变化,区分准确率高且实现简单。2、提出了基于ECN反馈序列进行拥塞概率统计的CP ECN方法,该方法能够对网络状态进行更为合理的预测。实例及实验均证明预测的结果与混合网络的实际情况相符。3、将CP ECN方法应用到两种TCP协议:Reno和Westwood中,并分别在NS2和基于Linux的试验床上进行了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进一步提高TCP在混合网络中的传输效率,协议的公平性和友好型也较为理想。4、提出了一种跨层显式拥塞反馈机制,通过提取MAC层拥塞测度,将拥塞感知的范围扩大到无线网络低层。同时能够与有线部分原有的显式拥塞反馈机制共同作用,自适应地优化混合网络拥塞控制的性能。5、针对距离基站不同跳数的TCP流之间不公平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跨层显式拥塞反馈的解决方案。该机制建立在拥塞控制的基础上,同时满足了网络资源分配的高效性和公平性,与已有的解决方法相比,具有更好的吞吐量和公平性。建立高效的差错控制机制和使用丢包区分算法能够保证混合网络的传输效率,精确的拥塞感知和跨层的优化设计将显著提高混合网络的服务质量。本文从以上几个方面展开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实用的方案,获得了预期的效果。本文的工作能够有力推动边缘无线化网络的发展。随着研究成果应用于移动产品,可以抵抗恶劣的网络环境,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稳定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