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人们对中草药化学成分的研究也逐渐深入,根据现有认识,认为从中草药中分离有效成分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1、减低原植物毒性,并提高疗效。2、改进剂型,控制生产质量。3、扩大中草药的资源。4、进行化学合成或结构改造。5、探索中草药治病的原理。6、发展自然科学学科等。本课题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补骨脂的化学成分分离、纯化、结构修饰及结构鉴定研究。将补骨脂粉碎,乙醇提取得到浸膏,再用乙酸乙酯萃取得到乙酸乙酯部分。乙酸乙酯部分采用常规的正相硅胶、反相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制备薄层色谱以及重结晶等手段分离纯化得到23个化合物,运用光谱分析技术UV、ESI-MS、GC-MS、1H NMR,13C NMR等鉴定出17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S-1:异补骨脂定(Isopsoralidin)S-2:补骨脂定(Psoralidin)S-3:补骨脂二氢黄酮甲醚(Bavachinin)S-4:补骨脂甲素(Bavachin)S-5:补骨脂宁(Corylin)S-6:8-甲氧基补骨脂素(8-methoxy psoralen)S-7:紫云英苷(Astragalin)S-8:异补骨脂素(Isopsoralen)S-9:补骨脂素(Psoralen)S-10:大豆苷(Daidzin)S-11:补骨脂乙素(Corylifolinin)S-12:尿囊素(Allantoin)S-13:硬脂酸(Stearic Acid)S-14:棕榈酸(Palmitic Acid)S-15:β-豆甾醇(Stigmasterol)S-16:补骨脂酚(Bakuchiol)S-17:4,2’-dihydroxy-2’’-(1’’’-methylethyl)-2’’-3’’-dihydro-(4’’,5’’,3’’,4’)furano chalkone结构修饰化合物:衍生化合物T-1,衍生化合物T-2,其中S-13、S-14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主要成分补骨脂素含量达到1%左右。第二部分:补骨脂化学成分的药理作用研究本文采用MTT(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比色法定量研究提取量较多的化合物对Hela细胞的细胞毒活性,结果显示两个单体化合物补骨脂定,异补骨脂定对Hela细胞均表现出较强的细胞毒性,IC50值为29.72 u M/L和45.71 u M/L;并对异补骨脂定,补骨脂定,补骨脂二氢黄酮甲醚,补骨脂甲素,补骨脂宁,8-甲氧基补骨脂素,紫云英苷,异补骨脂素,补骨脂素,大豆苷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进行了药理测试,发现异补骨脂定和补骨脂定抗菌活性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