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疗法治疗肝郁肾虚型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本课题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通过针灸和中药结合的方法,证明了中医药在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方面的优势,为临床围绝经期抑郁症的治疗提供更有效的方法方法:1.研究对象:将62例确诊的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2例,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病情严重程度治疗前中医症状积分、HAMD疗前积分等基本情况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研究方法:治疗组:给予滋肾疏肝汤(处方组成:生地黄、百合、沙参、枸杞子、山药、山萸肉、旱莲草、当归、川楝子、柴胡、香附、白芍、郁金、合欢花、甘草)早晚分服150ml,并配合针灸治疗,处方(肾俞、肝俞、心俞、本神、神庭、四神聪、百会、内关、足三里、三阴交、太冲、期门),针刺时患者取俯卧位,穴位常规消毒,行平补平泻手法1分钟,留针30分钟,日1次,连续治疗两个月对照组:给予百忧解(美国礼来亚洲公司)口服,规格:20mg/片,1片/次,1次/日.共治疗两个月。两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HAMD量表评定和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量化积分评定,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清FSH、E2的水平变化。3.统计学处理:本课题中的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P>0.05表示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和73.3%,针药结合组疗效较西药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治疗后针药结合组患者的HAMD积分及中医症状量化积分下降,与疗前相比具有明显差异性(P<0.011),由此证明针药结合方法在改善患者症状上具有较好疗效。结论:针药结合疗法能够明显改善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的躯体和精神症状,相对于抗抑郁药物有确切的的疗效和较高的安全性,可以广泛在临床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