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八大以来,我国反腐既打老虎又拍苍蝇,形成了反腐败压倒性态势。十九大胜利召开以来,更进一步释放信号,宣示反腐决心。然而“庸政懒政”、“为官不为”等公职人员不作为、乱作为或消极作为的问题凸显出来。各地方、各领域,尤其是涉及群众根本利益的审批、惠民等公共服务领域,又“庸政懒政”引发的行政效率低下、群众反映强烈、基层矛盾激化等一系列问题。中央政治局多次点名“庸政懒政”问题,在各种场合多次提出治理“庸政懒政”问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习总书记亲自就如何治理“庸政懒政”问题提出要求,总理李克强明确指出“庸政懒政就是腐败”。近年来,“庸政懒政”已经上升为一个典型的社会问题,为了响应中央号召,为了切实解决基层行政效率低下、群众反映强烈、公职人员精神懈怠等问题,各地区、更省市、各界专家学者积极探索治理“庸政懒政”。本文以重庆市D区为例,对该地区的庸政懒政问题展开研究,旨在发现切实可行的治理方案,解决该地区的“庸政懒政”顽疾。通过深入研究重庆市D区“庸政懒政”表现形式,以治理为落脚点,从处理“庸政懒政”问题的微—轻—重三种程度,按照纪律法律红线下的微腐败问题、违反相关党纪政纪的庸懒问题、触犯法律底线的庸懒问题,三个方面进行了表现形式的分析,并利用了大量案例,尽可能客观描述了多种表现形态,由轻到重,由浅到深,深入解读了表现形式,并就其危害展开论述。第二部分,本文从内因外因结合,客观、主观对照的角度分析了该问题产生的主观思想成因,客观治理手段缺失的原因,也剖析了公职人员素养问题的内在因素和体制机制缺陷的外在因素,多方面的分析了原因,为提出治理对策明确了方向。第三部分,研究了如何治理“庸政懒政”问题的对策建议,第一部分就昆明、杭州、河南、广州四个省市的治庸经验进行了分析,对其各自特点和适用性展开了分析,得到了一定启发。最后得出了结论,本着对轻微腐败到严重问题由轻到重的庸懒问题既要分类有针对又要全面无死角开展治理的思路,提出了从靠前管理,加强公职人员教育培养;体制革新,探索建立干部管理评价体系;底线防守,加大对违纪、违法问题监督查处力度三个方面围堵庸懒问题。轻重问题,分类处置,逐一击破;贯通全面,根本治理,革新体制。对“庸政懒政”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并针对性的给出了建设性治理建议。本文的特点,一是注重分类,以治理为出发点,提出了由轻到重,用两根界线,即纪律红线和法律红线作为划分依据的分类方式,便于全面概括,也便于针对性开展治理。二是结合实际,研究来源于实际案例剖析,对策结合到实践探索经验,提出的对策建议也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三是借鉴性强,庸政懒政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单位、一个地区的“特有”现象,新形势下各地庸政懒政现象都较为突出,其成因也基本一致,因此,探索形成的D区庸政懒政问题治理对策在其他地区同样具有一定的可复制、可借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