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正式加入WTO以后,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产业结构产生深刻变动。面对国内外产业竞争,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值得重视的突出问题。在当前“一带一路”战略愿景下,把“一带一路”建设与西部地区开发开放结合起来,深入研究西部地区经济开放的产业结构变动效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的研究范围和数据为中国西部地区1987-2014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首先,理论方面,从产业结构理论出发阐述了经济开放对产业结构演化和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机制,其次,运用统计分析方法描述了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开放进程和产业结构变迁的情况,再次,实证方面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借鉴钱纳里标准回归方程检验了西部地区经济开放的产业结构演化效应,二是依据产业结构理论模型考察了西部地区经济开放的产业结构优化效应,最后,针对论文的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开放进程呈现时期特征,二十一世纪后经济开放进程明显加速,各省经济开放度差异拉大。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基本上朝着一般规律演变,20世纪90年代初,三次产业产值结构由“二、一、三”格局向“二、三、一”格局趋势演变,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由“一、二、三”格局演变为至今的“一、三、二”格局。产业结构中变化速度最快的是第一产业,最慢的是第二产业,变化速度适中的是第三产业。(2)在西部地区产业结构演化过程中,外贸开放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比重的降低具有正向效应,外资开放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演化的正向效应仅限于第二产业,旅游开放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演化的正向效应仅限于第三产业。(3)1987年以来,经济开放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来源比较单一,只有出口贸易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具有持续的促进效应,旅游开放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具有持续的促进效应。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经济开放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合力逐渐显现,进口贸易开始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产生促进效应,外资开放逐渐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产生显著的促进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