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建立兔颈静脉血栓模型,探究利伐沙班对血栓形成的影响,评价其抗栓作用;并通过检测包括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抗FXa活性和凝血因子(FII、FX)活性在内的相关实验室指标,进一步探寻可用来预测利伐沙班抗栓作用并对其进行监测的可靠指标。方法:30只健康家兔,体重1.9~2.4kg,随机分为5组:1、对照组(安慰剂)2、.利伐沙班0.3mg/kg组3、利伐沙班1.0mg/kg组4、.利伐沙班3.0mg/kg组5、利伐沙班10.0mg/kg组。通过夹闭一段颈静脉(约3cm长),并向该段内注射凝血酶,而诱导静脉血栓形成。分别在服药前、服药后2小时留取股静脉血液送检,进行上述相关实验室指标的检测。在实验结束前取双侧栓子晾干称重,得其平均值。结果:1、口服利伐沙班后抗FXa活性呈现剂量依赖性增加,抗FXa活性于服药后2h达到高峰;2、口服利伐沙班后呈剂量依赖性抑制血栓形成3、服药前后自身对比,抗FXa活性在利伐沙班各剂量组服药后均增强,服药前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PT在3.0mg/kg组,10.0mg/kg组服药后延长,服药前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PTT、TT服药后无延长,服药前后差别无统计学意义;FII活性、FX活性在1.0mg/kg组、3.0mg/kg组,10.0mg/kg组服药后降低,服药前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4、服药后2小时对照组及利伐沙班不同剂量组相比较,各剂量组抗FXa活性较对照组均增强,且不同剂量组之间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T仅在3.0mg/kg组及10.0mg/kg组较对照组延长,与其余各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实验组服药后2小时APTT、TT无差异;5、相关性分析表明,颈静脉血栓和抗FXa活性之间具有相关性(r=0.8498,P<0.01)。结论:口服利伐沙班能有效抑制兔颈静脉血栓模型中血栓形成;抗FXa活性是预测利伐沙班抗栓作用并对其进行监测的一项有效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