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礁是碳酸盐沉积中的一种重要类型,这是由大量的、各种各样的生物堆积而成,或是生物作用的产物。生物礁又是碳酸盐沉积中的一种含油气的沉积类型。在国内外已发现了许多生物礁油气田,为世界油气资源作出了重要贡献。 通过对鄂西渝东区上二叠统长兴组生物礁造礁生物、沉积相、成岩作用的研究,认清了礁体的主要造礁生物类型、主要岩石类型、生长演化、相带划分、分布规律以及成岩作用,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认识: 1生物礁主要分布于晚二叠世碳酸盐台地内部和台地边缘,可分为三种类型。由见天坝—林场呈南北向线型分布,属台地边缘礁。黄泥塘一带属红椿湾边缘下斜坡的泥丘礁或生物灰泥丘。建7井区、石宝寨、老龙洞等生物礁则属于台内点礁。 2鄂西渝东区晚二叠世生物礁内造架生物以串管(Sphinctozoa)、纤维海绵(Inozoa)、水螅、Tabulozoa为主。连结生物则为蓝绿藻、Tubiphytes以及包覆状Tabulozoa。附礁生物种类繁多、有苔藓虫、腕足类、有孔虫、蜓、棘皮类等。在各相带内,生物组合也迥然不同,礁相以底栖生物为主,盆地相以海绵骨针、钙球、放射虫为特征,而礁后相则以裸海松藻、有孔虫、蜓类、棘皮类为特征。 3礁体的形成与分布具地貌敏感性,但这些控礁地形的形成与断裂活动有关。鄂西渝东区生物礁从西往东逐渐增大,发育层位逐渐抬升,与由东向西的海侵有关。 4礁岩的成岩作用具多样性和复杂性,其中泥晶化、填积、胶结、白云化和溶蚀作用最为重要。礁灰岩中的大量孔隙被海底和埋藏成岩环境中多期胶结物充填而丧失,孔隙类型以次生孔隙为特征,原生孔隙基本被填实,孔隙演化完全受成岩作用的控制,成岩作用的发展史就是孔隙的演化史。 5深水低能沉积的台沟、盆地相是有利的生油岩相带,浅水高能的礁滩、礁核相是有利的储层,产气段主要是生物礁内的白云岩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