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加酶制剂对啤酒非生物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gan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确定各种酶制剂的最适pH值和最适温度的角度出发,深入研究了以国产麦芽为原料,酶法制备啤酒麦汁的工艺和酶制剂对麦汁和啤酒非生物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1经单因素实验确定出β-葡聚糖酶、木聚糖酶、中性蛋白酶这三种酶的最适作用pH值和温度分别集中于6.5,50℃,而β-淀粉酶、糖化酶则为5.5,60℃。为充分发挥这些酶的催化作用,提出了酶法制备麦汁的两段式糖化工艺。根据确定的工艺条件,分别添加各段适合的酶制剂,跟踪测定麦汁中蛋白质和还原糖的变化确定出各段的糖化时间分别为1.5 h和1h。2糖化实验得出:β-淀粉酶和糖化酶对麦汁非生物稳定性影响最小,只在一定程度上,通过降低浊度提高麦汁的非生物稳定性。β-葡聚糖酶和木聚糖酶对麦汁粘度和浊度降低具有极显著的影响。二者合并糖化时,麦汁浊度可从27.52EBC降为11.23EBC,降低率高达50%以上,对提高麦汁的非生物稳定性有较好的作用。蛋白酶尤其是中性蛋白酶无论是单独糖化或与木瓜蛋白酶、酸性蛋白酶合并糖化实验,对降低麦汁中的蛋白质类浑浊,提高麦汁的非生物稳定性显示出了极大的优越性。中性蛋白酶添加量为100u/g时,麦汁中的α-氨基氮和可溶性氮含量(12°P)分别达到223.3和1035.6mg/L,可溶性氮区分A区12.56%、B区24.04%、C区63.40%,符合普通麦汁中可溶性氮隆丁区分的要求,有利于提高麦汁的非生物稳定性。通过上述实验,选用对麦汁质量影响较大的β-淀粉酶、糖化酶、β-葡聚糖酶、木聚糖酶和中性蛋白酶这五种酶制剂进行正交实验。3通过L16(45)正交试验,分析得到糖化过程中β-淀粉酶、糖化酶、中性蛋白酶、β-葡聚糖酶和木聚糖酶的最适用量分别是150u/g、7.0u/g、100u/g、3.0u/g及3.0u/g。4初步发酵啤酒实验得出:添加酶制剂可大幅度减少啤酒中敏感蛋白含量、降低啤酒浊度,提高啤酒的非生物稳定性;而对发酵过程中酵母数、酵母活力、啤酒的成熟度及其它风味物质均没有明显影响:对成品酒进行感官评价均达到国标要求。
其他文献
基于重庆市GPS浮动车数据和可视化技术构建基于时间、空间、交通参数的三维可视图谱库,从中提取交通拥堵持续时间参数。基于生存分析方法构建交通拥堵持续时间模型,定量分析
通过对现有FRP材料力学参数概率分布、FRP加固混凝土结构可靠度、荷载-抗力分项系数表达式及相关分项系数取值等研究现状的回顾,表明现阶段FRP材性参数概率分布多为经验性假
我们为某型号固体火箭发动机研制的整体模压喷管,采用高硅氧纤维增强酚醛树脂复合材料与金属壳体整体成型,简化了工艺,缩短了制造周期,提高了喷管的工作可靠性。本文介绍了这
我国的食品安全体系包括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安全保证体系、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和食品安全信用体系。本文立足于我国食品安全法规出台的背景,从多个角度分析了中国食品安全
近些年来,随着土壤污染、水资源紧张和农用土地缩减等问题的日趋严重,具有水资源、营养成分利用率高和空间占用少等优势的无土栽培技术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营养液自动检测系
采用苯乙烯作为RTM用BMI/DABPA树脂体系的活性稀释剂,对树脂粘度、反应性以及耐热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活性稀释剂可以极大程度地降低BMI/DABPA树脂的粘度,改善
我国《侵权责任法》第47条规定了产品责任中的惩罚性赔偿,该条与《食品安全法》第96条第2款规定的食品安全责任惩罚性赔偿之间的适用关系,是今后司法实践中的难点问题之一。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问题关系着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着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一直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尤其是近来“瘦肉精”、“毒奶粉”及“地沟油
水稻引种,是解决生产上急需新品种的有效途径.据1973~1986年的统计,引种良种累计种植面积在百万亩以上的常规早稻良种就有“广解9号”、“珍汕97”、“珍珠矮”、“珍龙13”、
<正> (一)生平李公麟,字伯时,号龙眠山人,系江南李氏之远族.据云他的父亲李虚一很贤良,曾因"’六论过阁’被黜".关于李公麟的籍贯问题,美术史家们都说他是安徽舒城人,也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