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智能变体飞行器是将智能材料分布式植入飞行器表面或内部,能根据飞行任务和所处环境的变化实时调整外形,从而提高飞行性能。本文针对智能材料驱动的变体飞行器翼肋的变形控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智能变体飞行器是将智能材料分布式植入飞行器表面或内部,能根据飞行任务和所处环境的变化实时调整外形,从而提高飞行性能。本文针对智能材料驱动的变体飞行器翼肋的变形控制问题作深入研究。首先,设计智能翼肋变形控制系统的整体构架。确立控制系统的各个模块:网络总线模块(采用CAN总线),智能驱动(采用压电材料驱动器)与传感模块(采用线性位移传感器),控制模块(包括飞行控制模块和变形控制模块,本文研究变形控制模块)。阐述该系统工作的基本原理与流程。其次,建立智能翼肋系统的动态模型。对智能翼肋作简化,将其看作简支弹性梁,综合压电材料的逆压电特性,建立其动力学偏微分方程。利用模态分析将翼肋的形状表示成一组正弦函数的叠加形式,基于这组正弦函数,分布参数模型便转化为状态变量为模态系数的控制模型。取前几阶有限模态进行控制,剩余模态处理成误差项。然后,设计基于状态观测器的动态形状控制算法,跟踪期望的翼型。设计思路是,首先不考虑网络的特性,设计考虑剩余模态影响的控制算法;分析系统的网络特性,设计考虑网络诱导时延的控制算法。仿真表明,所设计的算法对于短时延和剩余模态的影响能够降到最低,系统能够鲁棒渐近稳定。最后,考虑智能翼肋变形过程的平滑性效果,设计基于相邻节点信息的控制算法。该算法利用相邻节点的反馈信息来设计控制率,仿真表明,该算法不仅能使系统保持鲁棒渐近稳定,同时对于变形过程,能够达到协调效果。
其他文献
工业CT图像测量就是以工业CT断层图像为研究对象来获得目标几何参数的测量方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工业检测领域。近年来,利用工业CT进行检测时,从定性检测向定量测量发展是其
我国的能源供应正面临着需求增长和节能减排的双重压力,如何协调能源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对于单元制发电机组而言,提高一次能源利
航空航天、军事防御、机器人技术和自动化系统中,通常都含有多种同类或异类传感器,它们可以提供大量、全面和互补的信息。在分布式融合中,融合中心接收各传感器的局部估计,并
当前,汽车已经成为我国人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汽车排放尾气已经成为大中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城市大气中的CO大部分都来自汽车排气。汽车尾气中的CO不仅造成了
船舶在海上航行时常常会受到海浪,海风等海洋环境的扰动作用而产生各种摇荡,其中以横摇运动最为明显。剧烈的横摇运动会给船舶的适航性、安全性带来极大的破坏,因此,利用性能
传递对准技术是初始对准技术当中的一种,其主要特点是快速性,动基座,并且在合适的机动条件下,具有很高的精度。相比于其他对准方法,其最重要的特点就是能够大幅度的缩短对准时间,从
对楼宇环境的监测不仅有助于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度及安全性,还有利于挖掘更高的楼宇能量利用率。传统的楼宇环境监测手段以有线通信技术为主,存在布线成本高、维护困难及破坏
新一代的导航信号在信号结构上多采用导频数据同相/正交的混合结构,在调制方式上采用了 BOC调制技术。与普遍采用BPSK调制技术的传统GPS信号相比,新一代的导航信号在捕获以及
在两对鳍减摇系统中,前鳍对后鳍产生水动力扰动,使得系统减摇效果受到严重影响。针对节能问题,船舶能量优化的研究也成为新的目标。而当前对减摇问题的研究很少会关注能量消
近年来,随着人类对海洋环境的不断探索,使得无人水下航行器(Unmanned Underwater Vehicle,UUV)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由于海洋环境的复杂性与未知性,以及水下通信的实时性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