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体外尼古丁对大鼠髌腱肌腱干细胞(tendon-derived stem cells, TDSCs)的细胞活力,细胞早期凋亡以及肌腱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揭示吸烟导致肌腱病变以及损伤肌腱延迟愈合潜在的细胞学发病机制。方法:无菌条件下取8周龄SD大鼠的髌腱,Ⅰ型胶原酶消化分离获得单个有核细胞,以最适密度(50个/cm2)进行接种,细胞呈克隆样生长,获得原代TDSCs.基础培养细胞至第3代,行成骨、成脂、成软骨诱导分化鉴定其干细胞的特性。然后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用不同浓度的尼古丁培养基(10-7M,10-6M, 10-5M,10-4M和10-2M)干预,对照组继续采用基础培养基(0M)培养。处理6h、24h、48h和72h后分别应用四唑盐(MTT)比色法检测尼古丁对TDSCs体外存活的影响,72h后应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尼古丁对TDSCs体外早期凋亡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 (Realtime PCR)检测肌腱相关基因Collal和Scx的表达。结果:大鼠髌腱TDSCs体外培养呈克隆样集落生长,首次换液后,细胞呈长梭形和多角形两种形态,传至第3代,细胞表现为成纤维细胞样的纺锤形和星形的扁平细胞。TDSCs成骨诱导7天,茜素红染色阳性;成脂诱导10天,油红O染色阳性;成软骨诱导14天,苏木精-伊红染色阳性。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不同浓度的尼古丁干预下,TDSCs的细胞活力呈下降趋势,呈时间依赖性和浓度依赖性,浓度高于10-4M时作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TDSCs早期凋亡(Annexin V+/PI-)的数量随着尼古丁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Realtime PCR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中Collal和Scx的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浓度高于10-5M时作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髌腱中可以分离培养出具有体外克隆形成以及多向分化潜能的肌腱干细胞。体外尼古丁可抑制大鼠髌腱TDSCs的细胞活力,导致TDSCs早期凋亡,同时抑制TDSCs中成肌腱分化转录、细胞外基质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这可能是吸烟导致肌腱病变以及损伤肌腱延迟愈合的潜在细胞学发病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