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龄前阶段是人生发展的成型和基础时期,良好的学前教育对促进身体发育、心智养成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对促进儿童全面健康发展,提升教育发展水平,提高大众综合素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进入新时期以来,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大部分城区已基本满足了适龄儿童的入园需求,许多农村通过多种实现形式,为学龄前儿童提供了良好的接受学前教育机会。但是,学前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大众需求还不相适应,尤其是农村学前教育的供需矛盾显得更加突出。从包头市来讲,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下,在各级教育机构和广大幼教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全市学前教育质量、规模以及适龄儿童受教育率不断提高,学前教育事业稳步发展。近年来,全市经济体量不断扩大,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不断提升,群众对学前教育,特别是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需求也不断扩大。但是,从实际情况看,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农村学前教育更是一块全市学前教育的一块“短板”。本文首先在学习、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述了国内外关于学前教育研究的现状,阐述了国内学前教育发展演变和国外学前教育发展对我国的启示。同时,以包头市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实际为例,分析了包头市农村学前教育的基本情况和存在形式,找出了基础设施落后、教师队伍薄弱、经费投入不足、办园水平不高等四个方面的存在问题;分析了重视程度不高、扶持资金不足、政策扶持不够、督导体系不全等四个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了注重规划、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注重政策、优先保障学前教育发展,注重师资、着力夯实保教质量基础,注重管理、切实规范教育教学行为,注重创新、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注重共建、全面提升学前教育水平等六个方面的发展对策,以期对有关部门在制定发展规划、出台扶持政策、完善创新措施提供必要的参考,同时力求对全国其他地区在推动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工作中时提供有益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