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孢素A通过上调wnt信号诱导斑马鱼心脏发育毒性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ll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及目的:环孢素A(CsA)是一种在临床上广泛运用于肾脏、心脏、肝脏等器官移植的强大免疫抑制剂,能够很大程度降低器官移植后排斥反应的发生,除此之外,环孢素A也常与肾上腺皮质激素联合使用治疗免疫相关疾病。但随着环孢素A的广泛运用,临床使用时有许多副作用,如临床常见的肾毒性、肝毒性等,但它是否具有导致心脏毒性尚不明确,且机制不清。因此,我们利用斑马鱼作为模式动物评估CsA对胚胎心脏发育的毒性。方法:Tg(my17:GFP)转基因鱼系斑马鱼的胚胎于1%亚基蓝中培养12小时,转移至六孔板中,每孔20颗。将12hpf的斑马鱼胚胎暴露于于5mg/L、10mg/L、15mg/L三种浓度至72hpf,连续3天换液换药,于72hpf观察记录药物处理的斑马鱼的发育状况及心脏的发育状况,使用Zesis Discovery 20系统测量并记录各组斑马鱼20秒心率,斑马鱼的心包面积、体长、卵黄囊面积、静脉窦到动脉球的距离(SV-BA)。每组测量15条,实验重复3次。收集药物处理至72h的斑马鱼幼虫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心脏组织学变化。使用Tg(kdrl:m Cherry)转基因鱼系胚胎进行CsA暴露,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心肌与心内膜的变化情况。分别在0hpf、12hpf、15.5hpf、19hpf、48hpf进行首次CsA暴露,观察并记录各时间段各组斑马鱼的心脏发育情况,测量并记录各时间段各组斑马鱼心包面积及SV-BA的距离。使用野生型AB斑马鱼系的胚胎进行CsA暴露,于药物处理72h收集斑马鱼幼虫进行活性氧(ROS)染色和吖啶橙(AO)染色,同时提取各实验组总蛋白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的酶活性水平,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心脏发育相关基因gata4、vmhc、klf2a、nkx2.5、P53、mdm2、Bax、β-catenin、lef1、axin-2的表达水平。使用虾青素和wnt信号通路抑制剂对5mg/L、10mg/L、15mg/L组进行处理,观察并记录药物治疗后斑马鱼幼虫心脏发育变化。所有数据使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并用Graph Pad Prism 7制作统计图。结果:1.CsA处理后的斑马鱼与对照组相比自主运动降低,胚胎心脏发育畸形,心房心室分离,血液流速减慢并在卵黄囊处出现淤积,伴随着卵黄囊吸收延迟和水肿,5mg/L组与对照组相比未见明显区别(P>0.05),10mg/L组(P<0.01)15mg/L(P<0.001)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药物处理组体长变短,尤其是15mg/L组与对照组有明显区别(P<0.001)。同时药物处理组的斑马鱼幼虫出现明显的心包水肿、心率降低、静脉窦到动脉球的距离(SV-BA)加大,且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差异(P<0.001)。2.苏木精-伊红染色(HE)结果显示药物处理组的心包出现明显水肿,心房心室分离明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可见药物处理组心肌与心内膜出现明显分离,与对照组心肌与心内膜贴合有显著差别,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结果表明心脏发育相关基因gata4、nkx2.5、vmhc、klf2a表达紊乱,gata4、vmhc表达水平上调,而nkx2.5与vmhc表达水平下调。3.不同时间段环孢素A暴露结果显示在0hpf药物处理组与对照组未见明显差别,12hpf左右开始药物处理组开始出现心包水肿,心房心室分离,此外,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心包水肿逐渐增加,静脉窦与动脉球之间的距离也逐渐增加,48hpf进行首次药物处理时心脏发育毒性最为严重。4.环孢素A处理后的凋亡检测结果表明药物处理组的斑马鱼吖啶橙染色出现凋亡细胞增多现象,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区别,且凋亡基因P53、mdm2、bax的基因表达均出现显著上调。5.环孢素A处理后的氧化应激检测结果显示药物处理组ROS染色呈现绿色强荧光,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荧光加强,与对照组呈现显著差距,而氧化应激相关酶活性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出现表达下调,丙二醛出现明显上调,这表明CsA诱导的斑马鱼心脏发育毒性有氧化应激的参与。回救治疗结果表明抗氧化剂虾青素(ATX)的治疗有效,而且ATX回救组的ROS结果显示氧化应激水平下调,这进一步证明CsA诱导的斑马鱼心脏发育毒性有氧化应激反应的参与。6.检测wnt信号相关基因表达结果显示这些基因表达出现明显下调,且使用wnt信号通路抑制剂回救结果显示抑制剂回救组心包水肿得到明显改善,说明wnt信号通路参与CsA诱导的心脏发育毒性反应,但回救组的ROS染色结果呈现绿色强荧光反应,这表明wnt信号通路抑制剂的使用并没有使氧化应激水平下降,因此,我们推断wnt信号通路和氧化应激反应之间没有相互作用,CsA诱导斑马鱼心脏发育缺陷可能是通过上调的ROS和Wnt信号通路实现的。结论:1.环孢素A(CsA)诱导斑马鱼心脏发育毒性。2.环孢素A诱导斑马鱼心脏发育毒性在12hpf左右起效。3.环孢素A(CsA)诱导斑马鱼心脏发育毒性是氧化应激反应和wnt信号通路的共同作用实现的。
其他文献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病。糖尿病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就是糖尿病足溃疡(Diabetic foot ulcer,DFU)。DFU患者长年遭受创面无法愈合的折磨,发展至病变后期甚至还有截肢的可能。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DFU发生后的有效治疗上,然而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在DFU发生之前延迟或预防DFU可能更可取。在这里,我们研发了一种基于分层微米粒子(Hierarchical mi
学位
企业在运营中可能会引发所得税风险,一旦风险不可控,就会影响运营甚至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如何做好所得税风险管理工作,成为企业需解决的问题。企业需要对加强所得税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存在的阻力及有效措施加以分析,从而遵循政策统领原则、意识驱动原则、经常性原则、法治性原则,注重文化建设,提升内控水平,加强技术赋能,健全管理机制,以期实现所得税风险管理目标。
期刊
我国和东盟各国之间的经贸往来一直十分密切。而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逐步推进,中国和东盟国家的经贸往来也更加值得关注。数据表明,目前,中国已成为东盟最重要的资金输出国之一。而如何进一步地提高中资企业在东盟国家的投资规模,对中国和东盟国家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文章首先分析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其次,利用中国企业对东盟的直接投资存量,分析中国和东盟国家的紧密关系;最后,分析中国和东盟国家的企业所得税现
期刊
目的:探讨肌肉肌醇(myo-inositol,MI)对糖尿病糖脂代谢、肝脏基因可变剪接(alternative splicing,AS)和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 RNA)的影响,发现受MI影响的可变剪接事件(regulated alternative splicing event,RASE)和lnc RNA,探索MI治疗糖尿病糖脂代谢紊乱和肝脏脂肪变性中可能
学位
近年来,各行业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要想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就需要合理地控制不必要的成本支出。税务筹划作为企业合理合法控制税务负担的重要方式,是企业在对各项税务法规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制定的管理措施。企业的税务筹划必须具有合理性与合法性,这样才能保障税务筹划工作的有效开展。本文针对企业所得税税务筹划的路径与风险防范策略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为企业开展所得税税务筹划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目的:探讨培养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在不同浓度及不同时间点高糖刺激下NLRP3的表达,并使用传统药物血管紧张素抑制剂ARB及新型NLRP3小分子抑制剂MCC950进行干预后检测NLRP3及其信号通路、间质纤维化m RNA及蛋白的表达变化。初步探讨糖尿病肾病的可能免疫机制,为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1、探讨NLRP3在高糖或高渗刺激条件下的差异性表达HK-2细胞分为3组:低糖对照组
学位
目的:黄连碱(Coptisine,COP)是一种从黄连中提取的天然异喹啉生物碱,据报道在结肠癌中表现出抗癌活性。然而,黄连碱治疗结肠癌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其作用结肠癌的分子靶标尚待阐明。本研究旨在通过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揭示黄连碱治疗结肠癌潜在分子机制、探讨黄连碱治疗结肠癌的分子靶标并进行初步验证。方法:本研究首先通过体外验证方法研究黄连碱对结肠癌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然后通过网络药理学预测出黄连碱靶点和
学位
目的:通过RNA测序对尿毒症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autologous arteriovenous fistula,AVF)血管狭窄组织中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 RNA)进行测序,并检验环状RNA表达谱的差异变化,探讨circ RNA与AVF血管狭窄发生进程可能存在的关系。方法:选择标准对照组4例:从2017年2月-5月本科室确诊收治的54例需行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尿毒症患者中随
学位
新型隐球菌(Cryptococcus neoformans)是一种致病性及致死率较高的人类致病真菌。这种病原菌所处形态与其致病性/毒力密切相关,当隐球菌处于酵母状态,毒力最强,而隐球菌处于酵母向菌丝转化或处于菌丝体状态,则其毒力降低直至没有毒力,同时菌丝形态的隐球菌还能诱导宿主产生免疫保护作用。因此研究新型隐球菌酵母-菌丝形态分化调控机制对于揭示其感染毒力的分子机理和寻求有效的抗隐球菌策略有着十分
学位
背景与目的:心肌肥大是对血流动力学应激的一种适应性反应,被认为具有增强心脏性能、降低心室壁张力和耗氧量的代偿作用。然而,长期的心肌肥大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同时心肌肥大也被认为是晚期心衰的初始危险因素,是世界范围内心衰死亡的主要原因,还是因致命性心律失常导致猝死的独立危险因素。所以预防心肌肥大的发展对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至关重要。近年研究发现,蛋白质的翻译后修饰是心脏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调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