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小额信贷减贫成效研究

来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nameiscaohaox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在整个国家经济建设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由于历史条件、地理位置等原因,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严重滞后,贫困发生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扶贫攻坚任务异常艰巨。小额信贷作为金融扶贫最常见的方式,能帮助贫困户脱贫增收、减少脆弱性。但不可避免的,传统小额信贷存在目标偏移、甄别成本高等缺陷。为了破解传统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在精准扶贫的背景下,我国政府和金融机构将精准瞄准贫困户、增加政府补贴和减少信贷风险作为切入点,设计出将小额信贷与扶贫政策相结合的创新型中国特色金融扶贫工具——扶贫小额信贷。其在解决贫困户缺乏资金,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帮助建档立卡户脱贫增收等方面发挥着其他信贷方式难以替代的作用。论文阐述了扶贫小额信贷相关概念和理论,分析了小额信贷对减少贫困和减少脆弱性的影响,解析了小额信贷反贫困的作用机理。通过选取云南省洱源县的扶贫小额信贷的案例,梳理了洱源县致贫原因和扶贫情况,分析了洱源县扶贫小额信贷的现状,利用OLS、二元Logistic以及结构方程模型,从扶贫小额信贷的增收效果和贫困农户对扶贫小额信贷的满意度两方面剖析了洱源县扶贫小额信贷的减贫成效,并进一步提出促进贫困户减贫增收,增强扶贫小额信贷成效的方式。论文的主要观点是:第一,云南省洱源县户主受教育程度、劳动力人数、养殖头数以及贷款金额与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扶贫小额信贷实现增收都有稳定的显著正向关系。具体来看,拥有较高文化程度的个体更容易学习和利用扶贫小额信贷,增产增收效果就会更好;劳动力和资本是生产的前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力投入的增加会引起产出的增加;乳业是洱源县传统优势产业,通过扩大养殖能有效增加收入;贷款金额越高,农户可用资金越多,由规模效应带来收入也就越高。第二,洱源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主观意愿上对扶贫小额信贷的减贫成效有较高的满意度。本文主要贡献,一方面,基于贫困农户视角,关注扶贫小额信贷的实践与贫困户的体验和感受,弥补洱源县相关实证的缺陷,为扶贫小额信贷助力脱贫攻坚提供更丰富的文献;另一方面,测评洱源县贫困户对扶贫小额信贷的满意度,发现扶贫小额信贷与贫困户需求的差距,为其他少数民族地区更好地利用扶贫小额信贷实现减贫提供实践指导。但由于扶贫小额信贷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金融扶贫举措,洱源县对精准扶贫相关信息披露并不充分,难以获取全面的数据资料,可能造成研究结果的偏差。
其他文献
以亲水性乙烯-乙烯醇共聚物为材料,采用相转化法,制备了亲水性的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微滤膜.优化了制膜工艺条件,并对影响膜结构与性能的一些因素,如聚合物浓度、添加剂含量、
中层管理人员是企业发展和运行的中坚力量,也是企业数量最多的领导阶层,对企业发展意义重大。中层管理者往往分散在单位的各个部门,工作性质差异大,如绩效管理的具体方法和指标设计都要有所差异,因而管理困难较大。本文以M公司中层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为研究对象,其主要承担着上级政策、企业发展战略的学习理解,然后转化成为可以执行的具体目标,向下级传递的重要职能。所以对于M公司而言,中层管理人员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
针对2005年我国纺织服装产品遭遇贸易壁垒问题,从政府、市场和企业角度系统研究了我国纺织生产型标准向贸易型标准转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这一基础上,提出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本文结合吉林石化公司生产实际,介绍了环境在线监测系统在环境管理方面的作用,以及所取得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200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是中国数量经济学会成立30周年,也是中国信息经济学会成立20周年,值此喜庆时节,中山大学管理学院谢康教授来北京时,向我建议编辑出版《乌
清代是量词系统由近代向现代发展的过渡阶段,是汉语量词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期,但是现今学界对清代量词的研究内容不够充分,研究力度不够大。因此,本文选择口语化程度较高的清代30本白话小说作为研究对象,从共时描写和历时比较两方面考察量词的使用情况,并对其中10本小说中的量词穷尽性统计,进行综合研究,详细展示清代白话小说中量词的全貌。全文共分七个章节: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了清代量词的研究现状、研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