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庭体育作业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延伸,是落实学生每天运动一小时的有效补充。家庭体育作业的实施有利于加强学生体育锻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北京市海淀区作为全国教育示范区、全国教育的一张金名片,在国家的基础教育方面起着先行、引领的带动作用。本文旨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之上,对北京市海淀区初中家庭体育作业的现状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了解其开展现状并分析其原因,为海淀区和北京市开展家庭体育作业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本论文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个案研究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北京市海淀区大多数初中学校都已开展家庭体育作业,占比达到73.97%。2、北京市海淀区初中未开展家庭体育作业学校的主要原因有,学校体育主管领导认识不够,体育教师权益无保障;家校配合不到位和监督检查难等。3、大多数已开展家庭体育作业的学校实施效果不错,全部体育教师和超过94.57%的学生预期认为家庭体育作业能够提升学生的体育成绩,以及在文化学习和人格素养方面会有促进作用。4、体育器材、场地条件和学生运动安全是阻碍已开展家庭体育作业学校逐步完善的突出问题。大部分家庭的体育器材和场地条件不支持完成家庭体育作业。55.8%的学生曾经在做家庭体育作业当中出现受伤情况,超过64.97%的学生存在意外伤害保险缺口,家庭体育作业不在《校方责任保险范围内》。5、北京医学院附属中学家庭体育作业的特点是,实施过程做了“闭环设计”,组建了体育主管领导、体育教师、年级组长、班主任、学生、家长等多方协同配合的闭环链条,使家庭体育作业的开展得到了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