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挖掘中医外治法治疗干眼规律研究及导师经验总结

来源 :辽宁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gzi88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从文献统计结果中总结中医外治法治疗干眼经验规律,探讨导师临床应用外治法治疗干眼的方法特点,通过初步的研究,为临床应用外法治疗干眼提出理论依据。从临床经验角度探讨外治法治疗干眼的思路,对临床治疗干眼提供新的思路和试验依据。材料与方法:1.通过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维普(VIP)、中国中医药数据库检索系统、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中以一次检索词分别为“中医外治法”“干眼”“干眼病”“干眼症”联合检索,检索选项定为“主题”“关键词”检索期限定为“2000年01月01日-2021年01月01日”,下载公开发表于国内各期刊关于中医外法治疗干眼的相关文献,统计下载的文献中涉及的外治法种类,分别以文献涉及的具体外治法,例如:针灸、雷火灸、雾化、熏洗等,作为二次检索词,进行二次检索,通过主题词和自由词结合进行搜索。主题词为“干眼”“干眼症”“干眼病”;自由词以“针刺”或“针灸”或“揿针”或“点按”或“埋针”或“鬃针”或“艾灸”或“雷火灸”或“温针灸”或“穴位按摩”或“雾化”或“熏蒸”或“贴敷”或“涂擦”等为主进行组合。将符合检索条件的文献根据方法分类进行统计分析,分析不同种类外治法在理论基础、操作方法等方面的异同,并据此归纳总结分析相关数据的关联性。2.整理导师外治法治疗干眼的成功案例,分析治疗规律和外治法的应用经验。结果:1.以经络穴位为主的外治法治疗干眼,共涉及67个穴位1186频次;头面部穴位32个共690频次,占比58.18%;头面部穴位中,位于眼周的穴位共20个563频次,占头面部穴位总数的81.59%;非头面穴位中,四肢部穴位25个共435频次占非头面穴位总数87.70%,14个291频次穴位位于下肢,占四肢部穴位的66.90%;精明穴、攒竹穴、太阳穴、丝竹空、四白穴、三阴交、合谷穴、风池穴、太冲穴、足三里、瞳子髎、百会、太溪穴、承泣穴、曲池穴、鱼腰穴、血海穴、肾俞穴、肝俞穴、光明穴、丰隆穴、内关穴、外关穴、阴陵泉、照海穴、迎香穴使用频次较高,属膀胱经、胃经、胆经和位于头面眼周的经外奇穴占比最多。通过对频次排名前10位的腧穴进行腧穴配伍关联分析,干眼针灸处方中睛明穴配伍攒竹穴支持度最高。2.以中药外用为主的外治法治疗干眼共涉及114首方剂,涉及107味中药769频次。经聚类分析发现以滋养肝肾为特征的方剂应用最频繁;菊花、薄荷、枸杞、麦冬、金银花、生地黄、桑叶、密蒙花、野菊花、冰片、玄参、当归、牡丹皮、红花、石斛、南沙参、黄柏、黄连、泽泻、秦皮、茯苓、防风、黄芩、熟地黄、山药使用频次较高;通过中药应用频率的和归经的统计梳理,归肝经的药物应用频率较高。3.左韬教授中医外治法治疗干眼遵循精变、温通、滋助三大原原则,创立“五维润目法”应用于干眼临床,临床疗效可观。结论:1.以经络穴位为主的外治法治疗干眼,头面部取穴所占比重最大,尤其是眼周取穴是重中之重,非头面取穴中,四肢取穴最多,尤其集中在下肢循行经过眼周的经络上;从穴位具体应用频率来讲,属膀胱经、胃经、胆经和位于头面眼周的经外奇穴为干眼取穴的整体趋势;睛明穴配伍攒竹穴为目前干眼临床取穴的最常应用配伍。2.以中药外用为主的外治法治疗干眼,以滋养肝肾为特征的方剂应用最广,在临床实践中具有很大优势;具体从药物使用频次来讲,归肝、肾经的药物应用频率较高。由此,中医干眼从肝肾论治趋势明显。3.导师临床外治法治疗干眼以精变、温通、滋助为三大原则,打破“干眼不适合用热疗”的治疗禁忌,合经络穴位、外用中药、局部手法为一体,在滋润眼表的同时辅助其相关组织恢复原始功能状态,以此才能标本同治,导师“五维润目法”治疗干眼中西汇通,理论深厚,对各种类型干眼均有良好疗效,适于干眼临床推广和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观察和胃理气方对肝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排空功能及下丘脑和胃中Ghrelin蛋白表达、血浆中Nesfatin-1的含量的影响,从脑肠互动方面探讨和胃理气方治疗肝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可能机制。材料和方法:将40只健康雌性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2组,正常组(10只)和模型组(30只)。适应性喂养7天后,模型组进行不规则喂养加夹尾刺激双因素法建立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
目的:本文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搜集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网近28年有关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Ⅲ期及糖尿病肾病Ⅳ期蛋白尿的相关文献,分析其用药规律,并对比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Ⅲ期与糖尿病肾病Ⅳ期蛋白尿的用药差异,为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提供文献依据,指导临床用药。材料与方法:1.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网中搜索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Ⅲ期及Ⅳ期蛋白尿的相关文献并下载。2.根据研究的目的确定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3.建立
目的:探讨新止骨增生丸对软骨组织TGF-β/SMAD信号通路下TGF-βR1、SMAD2表达的影响,揭示其治疗膝骨关节炎关节软骨部分药理效应及作用机制,并为新止骨增生丸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材料与方法:买6月龄雄性SPF级大鼠24只,体重150±20g,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新止骨增生丸组,维骨力对照组各6只。空白对照组不做处理,常规饲养,剩余3组采用改良
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在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以检索关键词的方法收录了从2010年10月1日到2020年10月1日共十年的关于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文文献,并运用Microsoft Exce1、SPSS 26.0等软件进行数据的整理、统计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总结近十年来各医家运用中药熏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用药规律,为今后临床医生提供治疗本病的思路。研究方法
目的:本研究主要观察桃陈膜肾煎联合激素及雷公藤治疗膜性肾病的临床疗效,以更好的推广和应用,为临床膜性肾病的诊疗提供新思路。方法:本研究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就诊患者86例,经肾活检诊断为膜性肾病ⅠⅡ期。1例并发肾内下左肢静脉血栓、1例疗程未满6个月、2例合并严重感染未计入数据统计,最终进入数据统计分析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既往近10年针刺治疗眩晕文献的检索、收集、纳入、排除、整理,将筛选后的针刺处方录入并对其进行分析处理,探析其针刺选穴、配穴等规律,拓宽对本病的认知视野,从而为临床提供治疗新思路。材料与方法:本研究通过对2010年1月-2020年12月针刺治疗眩晕文献进行检索。采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医学数据库,选取“眩晕”,“针”或“眩晕”,“针”或“头晕”,“针刺”或“眩晕”,
目的:通过观察和胃理气方对肝郁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模型大鼠一般状况、胃肠动力水平及胃组织环磷酸腺苷(c AMP)/蛋白激酶A(PKA)信号通路的影响,从胃肠动力障碍角度探究和胃理气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可能机制,为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提供新的切入点。材料与方法:选取40只SPF级SD大鼠,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多潘立酮组、和胃理气方组,各组10只大鼠。除空白组外,别的
目的:通过搜索及整理古今文献中有关中医药治疗湿疹的文献,采用统计学的方法对古今文献中医家对湿疹治疗所用内服中药进行总结、归纳、对比、得出古今用药规律,讨论古今医家的用药特点,为现代临床治疗湿疹探索用药思路,提供用药依据,以求更好的为临床治疗服务。材料与方法:古籍文献的收集选择《中医典海》软件,以“湿疮”、“四弯风”、“粟疮”、“浸淫疮”、“奶癣”、“脐疮”、“血风疮”等为关键词语进行检索。现代文献
目的:本研究通过检索近30年四大中文数据库(CNKI、WIP、Wan Fang、CBM)中有关中药外用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SHS)的临床文献,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文献中涉及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此为依据,了解中药外用治疗SHS的研究现状,并探析中药外用治疗SHS的用药规律,为现代医家对本病的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肩手综合征”、“SHS”、“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障碍”
目的:通过整理近三十年的小儿哮喘临床治疗文献,及名老中医经验,运用数据挖掘的方法,找出小儿哮喘治疗中常用药对组合及组方用药规律,提供新的临床治疗思路。材料与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并从其他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查找CNKI未收录的文献,将所有文献汇总,筛查有关小儿哮喘的中医临床治疗类文献。检索篇关摘或关键词为“哮喘”、“哮”、“小儿”、“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