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悲苦-李商隐与托马斯·格雷感伤诗歌比较研究

来源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w12345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商隐与托马斯·格雷均以感伤诗歌而闻名。两位诗人的感伤诗歌均不谋而合地演述了经历悲苦与超越悲苦的过程。本文从张隆溪教授在《道与逻各斯——东西方阐释学》一书中提出的“文化求同策略”这一视角着手,采用比较研究中的平行研究方法以及文本分析方法考查这两位时空与文化背景相距甚远的诗人是如何诗意演述在经历苦难中超越苦难这一过程的,着重解读这一过程的不谋而合之处,从而凸显他们的作品中所演绎的审美的维度、哲理的深度、道德的力量与人生的智慧,以期为今人提供一些经验教训与启示,拓宽当前此领域的学术研究范围,并为加强中国与世界尤其是西方国家的跨文化交流提供些许见解。人类自古就具备在经历悲苦中超越悲苦的情怀,并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深入探讨。因此,本文的第一部分回顾了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悲剧意识”,宗教文化如佛教中的“四圣谛”和“八正道”,基督教中的“原罪说”、“在苦难中喜乐”,以及印度教哲学中关于悲苦的洞见,旨在启发人们认识悲苦。本文认为两位诗人的感伤诗歌中蕴含了大量忧郁而凄美的意象,内涵深厚的典故,天马行空的想象,因此其作品在具备审美维度的同时,也可以慰藉人们动荡不安的心灵。通过研究,本文还发现,究其一生李商隐领悟到了“浮生皆苦,万象本无”,进而通过正定和正念找寻内心的宁静与平和。托马斯·格雷则通过对死亡和生命转瞬即逝的沉思,学会了在苦难中喜乐。因此两位诗人的感伤诗歌暗示,对悲苦的体味以及超越能够锤炼意志,获得一种道德的力量,引导人们寻找内心的宁静,从而令人成为更加坚忍而成熟的个体。历经世间的种种险恶与悲苦,李商隐与托马斯·格雷诗作中均充满了对世间万物的同情与怜悯之心和无尽的爱意,这也是两位诗人的感伤诗歌中演绎的人生智慧。综上,本文得出如下结论:两位诗人在经历悲苦并超越悲苦这一过程中呈现出共同的“模式”:首先,认识到悲苦转瞬即逝的本质,其次,拓展经历悲苦的审美维度,再次,认识到可以从悲苦中汲取道德的力量——无我、坚忍,最后得出应对世间万物怀有同情与怜悯之心和无尽爱意的人生智慧,从而最终超越悲苦,度过更富有意义的人生。
其他文献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是最常见的导致中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疾病之一。AD起病隐匿,潜伏期很长,临床诊断具有很大的困难,一旦
随着制程工艺的快速发展,集成电路集成度接近极限。此外,受霍尔效应影响而产生的功耗、散射等问题也越来越显著。首要原因是利用电子进行信息传输时,电子相互作用产生损耗,因此,研究人员开始寻找新方法及新材料来克服电子传输带来的损耗。光子具有高速、低能耗等优点,利用光子替代电子实现信息传输将会是未来发展的趋势。类似于电子二极管,光子二极管由于尺寸小、易于光集成等特点将会在光电集成与全光集成中得到广泛应用。目
随着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快节奏的生活带来了丰富的学习资源,这些资源变得越来越精炼,并伴随着碎片化的时间变得越来越碎片化。作为一种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学习方式,微学习成为目前较为流行的学习手段。学习者通常通过向MOOC、微博等平台获取微学习资源,并能够根据自己需要进行有效的学习。但是微学习资源爆炸式的增长带来了大量未经组织处理的文本资源,大量以碎片化形式呈现的微学习资源为学习者的使用带来极大的不便。
肺癌是全球最常见的肿瘤之一。靶向治疗对于中晚期肺癌患者生存率的提高成为目前最有效的手段,但存在基因测序费用高、周期长、侵入式取样损伤大,以及易出现耐药性等问题,导致该方法在临床治疗中难以大规模推广应用。针对这一瓶颈问题,本文通过探寻放射学病灶影像与致病基因之间的映射关联性,以期直接从影像中预测出致病突变基因,从而为靶向治疗提供新方案。围绕此目标,本文探索了与特定生物分子通路相关的肺癌影像学亚型自动
精神分裂症已经是当今世界导致疾病的第四大原因。国内患病率可达6.55‰,占各半精神障碍终生患病率(13.7‰)的半数左右。研究结果显示,记忆障碍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具有稳定性的特征,被认为是精神疾病的一个主要认知功能障碍,它反映了海马功能的缺陷,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生活和社会功能。而情景记忆是一种短时间内的记忆模式,它涉及个人生活中的特定事件,它所接收和保持的信息总是与某个特定的时间和地点有关,它
目的探讨氨基酰化酶(Aminoacylase 1,ACY1)对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探究ACY1通过调控mTOR信号通路对细胞自噬的作用,阐述ACY1通过影响p62与mTOR的互作从而介导mTOR在溶酶体上定位的分子机制,揭示ACY1通过影响mTOR信号通路对肿瘤细胞生长的调节作用。内容本文将探讨1.ACY
芒果(Magnifera indica L.)作为一种重要的热带水果,在生产、消费、营养等方面均具有较高的价值。但由于芒果是典型的呼吸跃变型果实,加之采收时节气温高、湿度大,因此在采后极易受到各种病原菌的侵染而发生采后病害,失去商品价值。由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引起的芒果采后炭疽病,和由可可球二孢蒂腐菌(Botryodiplodia
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弱化西方文化带来的冲击,愈发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与重视。学校可以通过有效途径让传统文化精髓与教育教学工作融为一体,实现传统文化健康有效地传承。2017年1月,国办、中办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统一简称为《意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在国家文化政策的推动下应运而生,它在不同地域的文化基础上,以校园为前沿阵地
植被是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随着全球气候的不断变暖,植被的生长状况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并对生态系统造成了深远的影响。物候期是评估植被生长状况的重要指标。目前,植被物候变化研究已成为植被研究领域与全球变化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本研究利用1981年-2016年中国地区植被的返青期(SOS)、枯黄期(EOS)和生长季长度(LOS)三个物候期数据,基于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nsemble empirical m
当前,全球经济的高速增长依赖于工业发展,它在世界各国或区域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各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对于中国而言,目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工业在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快速发展后,其规模已位居世界前列。然而工业高能耗与高污染、低创新性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导致了一系列污染严重、资源消耗过多等环境问题,逐渐接近环境承载力的极限值。此背景下,为了解决科技经济与生态环境矛盾日益尖锐等问题,绿色与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