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银行进入对转型国家金融体系稳定性影响的实证研究——对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四国的比较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8631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以转型国家中的独联体国家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外资银行进入对于一国金融体系稳定性的影响。理论上支持了外资银行进入有助于金融体系稳定性的观点,实践上对于目前中国银行业改革也具有一定的启示。 本文结构如下:第一部分回顾了外资银行进入对于一国金融体系稳定性影响的文献,其中文献以一国银行体系稳定性作为主要的分析指标;第二部分从理论的角度分析外资银行进入对一国银行体系稳定性影响的作用机制;第三部分以独联体国家中的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为例,对四国银行体系的改革实践和外资银行的进入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第四部分,通过二元的Logistic实证模型对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进行研究,检验外资银行进入对一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并得出结论;第五部分,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转型国家对外资银行监管的措施以及对于中国银行业改革的借鉴意义。 本文得出结论如下:第一,外资银行进入对于转型国家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具有正面影响,有利于转型国家银行体系的稳定,以及以银行体系为核心的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第二,外资银行数量份额的增加会减小一国银行体系发生危机的概率,并且相对于其资产份额的上升对银行体系稳定性影响具有更显著的作用;第三,上述结论是以市场竞争程度可能实现为前提的,各国应加强监管,避免过度竞争和外资垄断。
其他文献
本文以发展中大国经济为主要研究对象,讨论了后起国家对外开放的条件和时机选择问题。与以往新古典经济学的同质性假设不同,本文分析是建立在异质性假设基础之上。产品与产品之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文对中国和东盟贸易竞争性及互补性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中国与东盟的农产品和自然资源具有较明显的互补性,双方工业制品的产业内贸易程度在增加,相互之间从初级产品到高技术
本文以发行权证的28支标的股票为研究对象,对股票权证交易是否抑制正反馈交易者在标的股票市场中的噪音交易进行实证检验。与股票指数衍生产品的计量分析相比较,本文针对单支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