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以来,以主题单元的形式编排教科书,业已成为各版语文教科书设计编排的价值取向。这颠覆了传统的以能力训练为框架的教科书设计编写方式,使得语文能力训练体系呈现出隐性化甚至消解的趋势。本研究选取了使用广泛、设计编排个性鲜明的人教版与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作为分析与研究的样本。通过对两个版本六个年级的24册小学语文教科书进行了文本分析。对两个版本中的小学语文教科书能力训练点的数量和比例进行了量化统计与处理,并对两个版本的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编排结构进行了梳理与总结。通过两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的对比与分析发现:两个版本的小学语文教科书在能力训练体系的编排理念上存在了显著的差异;两版教科书能力训练点的类型基本相似,但对各能力类型的重视程度及训练方式上存在明显不同;在能力点的编排和组织方式上,两个版本形态迥异。因而,以小学语文能力的训练点的集合(包括数量和比例)和这些小学语文能力训练点的编排和组织(包括序列性和整合性)而组成的小学语文能力训练体系必将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基于以上的量化统计与处理,在对两个版本的小学语文教科书进行优点与缺点的对比分析之后,对分析结果进行整合,得出了一些关于两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编写方面的结论:两版小学语文教科书隐含着能力训练的体系;两版教科书能力训练体系的编排在细节上重视不足;能力训练体系中能力训练类型的多样化掩盖了能力训练的可操作性;两个版本教科书能力训练体系的整合性存在不足。针对以上的研究结论,本研究对后续的教科书编排与运用提出了以下建议:一、建议以能力训练点为单元编写教科书配套练习。从研究的结果上看,两个版本的小学语文能力训练类型多样,但各类型能力的训练侧重点上不同以及训练的方式也不一样。很难说哪个版本好。有限的教科书篇幅中不可能将每个能力训练类型设计的科学合理。唯一的办法就是要在教科书的配套练习中强化小学语文能力点的训练。二、必须在教科书各能力训练点的操作性上下功夫。教科书并不仅仅是能力训练类型群的集合,但就某一个能力训练类型而言,设计的能力训练点必须要具有可操作性,让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学生在学的过程中,易于掌握,才能有利于小学生小学语文能力的形成。三、更加强化各学段之间的联系并外显训练的梯度。首先,在小学语文学习的三个学段中,应该使各学段的小学语文能力训练体系具有一定的联系性,后一学段的能力训练是在前一学段的能力训练的基础上而进行设计的,因而要避免随意化;其次,在小学语文各学段的语文能力训练过程中,必须要明确各个学段的学习任务,从总体上形成各学段之间有着紧密联系且具有训练梯度的能力训练体系格局。四、在教科书使用方面应该强化对教师的培训。两个版本的小学语文教科书中隐含着各自的语文能力训练体系,但由于体系的隐性化使得很多教师难以系统而完整的对其进行把握。如果培训不到位将可能造成小学语文教学无能力训练的窘状。五、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转变教科书的运用思维方式。小学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往往存在着两种极端:忠实于教科书或空无教科书。本研究认为教师应以小学语文教科书为基础,在语文教学中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但创造性的发挥需要对所教授的小学语文教科书的能力训练体系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