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失重法,通过测定数十种有机化合物存在条件下,5%土酸介质中锌的腐蚀速率和缓蚀效率,筛选出土酸介质中对锌具有一定缓蚀作用的几种化合物。选择其中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苯扎溴铵、溴代十六烷基吡啶、十二烷基磺酸钠分别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吸附理论和电化学极化曲线,研究不同温度下各自在5%土酸介质中对锌的缓蚀作用,计算了吸附热及缓蚀剂的加入对锌在土酸中腐蚀反应活化能的影响,进而探讨缓蚀作用的机理。由实验结果可见:这几种物质在锌的表面主要产生单分子层吸附,且在所研究的温度范围内基本上符合Langmuir吸附规律;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苯扎溴铵、十二烷基磺酸钠的吸附过程为放热反应,随温度的升高,吸附能力下降,缓蚀率降低;而溴代十六烷基吡啶的吸附过程为吸热反应,随温度升高吸附能力升高,腐蚀速率增大,缓蚀效率增大;这四种化合物都属于混合型缓蚀剂,它们的加入均提高了锌的腐蚀反应活化能,都能使腐蚀电流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由于单组分缓蚀剂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局限性,因此需要研制出一种复合缓蚀剂,能够抵制工作介质中的杂质、温度等因素的影响。本文主要通过正交实验方法对这几种物质进行复配,得到一种缓蚀效果良好的复合缓蚀剂。同样利用失重法,电化学极化曲线法,扫描电镜对其缓蚀性能进行了评价。分别测定了复合缓蚀剂的抗温性、抗酸性、抗时间性,其缓蚀效果均优于单组分缓蚀剂。极化曲线法证明该复合缓蚀剂为混合型缓蚀剂。扫描电镜照片显示无点蚀、晶间腐蚀等非均匀腐蚀现象,缓蚀率高。说明该复合缓蚀剂是土酸介质中锌的优良缓蚀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