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铝合金构件弹塑性稳定性分析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udouhuij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铝合金具有耐腐蚀性强、轻质高强以及绿色环保等特点,近些年来被广泛应用于桥梁工程和空间结构。铝合金弹性模量低,仅为钢材的31,其结构的稳定性问题较为突出;并且铝合金的应力-应变曲线是非线性的、无屈服平台、以及在屈服点后具有显著应变硬化,其本构关系不能像钢材一样简化为理想弹塑性模型。铝合金本构关系的强非线性,增加了铝合金构件稳定性问题解析求解的难度。另一方面,随着高层建筑和大跨度结构的发展,普通铝合金材料已不能满足强度的要求,高强度铝合金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铝合金结构设计规范的适用性还需进一步探讨。并且铝合金结构设计规范中未考虑铝合金材料的强化效应,合理利用铝合金材料的强化特性能够显著地降低材料用量和工程造价。因此,深入研究铝合金结构的稳定性问题对于理论完善与工程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解析逼近方法对轴心受压铝合金构件的弹性整体稳定性进行理论分析,从理论层面揭示材料非线性对其后屈曲平衡路径的影响;通过试验和有限元数值模拟对高强度铝合金构件整体稳定极限承载力进行研究;探讨了在设计中利用应变强化特性的可能性,主要工作如下:(1)应用解析逼近方法对铝合金轴压构件的弹性整体稳定性问题进行研究。考虑了铝合金的非线性本构关系,基于Euler-Bernoulli梁理论,推导出铝合金构件的平衡微分方程。针对不同边界构造了简洁的高精度铝合金构件后屈曲变形解析逼近解,并通过与有限元结果的对比验证解析逼近解的精确性,揭示了构件长度、硬化指数以及边界条件等主要因素对铝合金构件后屈曲平衡路径的影响。此外,在平衡方程中引入一个初始转角,构造了含几何缺陷的铝合金构件后屈曲变形的解析逼近解,分析几何初始缺陷对其后屈曲平衡路径的影响。(2)通过试验和有限元数值模拟对高强度铝合金轴压构件的整体稳定性能进行研究。开展了7A04-T6铝合金材性试验和7A04-T6铝合金圆形空心截面构件轴压整体稳定加载试验,获得7A04-T6铝合金的基本材料力学性能参数以及构件的整体稳定极限承载力和跨中等效初始偏心。利用有限元软件对轴心受压铝合金圆形空心截面构件的整体稳定性进行数值分析,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有限元数值模拟的可靠性。参数化分析了材料性能以及整体几何初始缺陷等主要因素对构件整体稳定性能的影响规律。根据现有的6061-T6、6082-T6以及7A04-T6铝合金圆形空心截面构件整体稳定性试验和有限元数值结果,对Perry整体稳定承载力计算公式中的相关系数进行了修正。与规范和现有的整体稳定承载力计算公式相比,本文提出的修正公式具有更高的精度。(3)探讨了在设计中利用材料应变强化的可能性。对铝合金圆形空心截面短柱试件开展轴压试验,获得短柱极限承载力和轴向变形数据。利用有限元软件对短柱的局部屈曲进行数值分析,通过与试验结果的比较验证有限元数值模拟的可靠性。参数化分析材料性能以及局部几何初始缺陷等主要因素对短柱局部屈曲承载力的影响规律。根据现有的铝合金圆形空心截面短柱试验和有限元数值结果,给出了正则化截面径厚比限值;针对在屈服点后发生局部屈曲的厚实截面短柱,基于连续强度法提出其承载力计算公式,该公式考虑了材料的硬化效应,提高了截面强度利用效率,并且与规范和现有的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相比,本文提出的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精度更高。本文的研究成果,从理论层面揭示了铝合金轴压构件的后屈曲行为,得到了预测铝合金构件后屈曲变形的简洁高精度解析逼近解;修正了轴心受压铝合金构件整体稳定系数计算公式,将计算公式的适用范围扩大到了高强度铝合金构件;在考虑了铝合金应变硬化效应的基础上,提出铝合金厚实圆形空心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显著改善了铝合金构件设计的经济性。
其他文献
电磁逆散射问题是通过入射电磁场和测量到的散射电磁场,重构散射目标的位置、形状和电特性等参数的反问题。电磁逆散射问题具有很强的非线性和病态性。由于多重散射效应,当散射目标具有较大的电尺寸或与背景有较强对比度时,其非线性会增大,增加了求解逆散射问题的难度,这一类散射目标被称为强散射目标。重构此类目标的电磁逆散射算法在生物医学工程、微波遥感和无损探测等方面具有广泛且重要的应用,在近些年一直受到研究者的关
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微机电系统)惯性传感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在航空航天、国防安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然而经过长期存储和远距离运输后的MEMS惯性传感器呈现出零位和标度因数漂移的可靠性问题,极大地限制其在高精度测量领域的应用。为保证MEMS惯性传感器的测量可靠性,要求器件在投入使用前进行重新标定以实现惯性量的准确测量。因此,设计能够提供惯
本论文针对二维材料制备及其在光电探测器应用研究中存在的关键问题,按照材料生长—结构表征—器件性能测试的研究路线,针对几种典型的低维纳米材料的各向异性物理性质和偏振光探测等器件性能进行系统的研究,取得如下创新结果。1.通过物理气相沉积法(PVD)成功制备了高质量的Te纳米片和纳米线,制备了基于Te纳米片和纳米线的场效应晶体管。室温下Te纳米片的最高空穴霍尔迁移率可达1485 cm~2/Vs。2.成功
有机压致变色材料属于一种有机智能材料,能够在研磨、压缩、剪切等机械力作用下做出反应,发生颜色变化,具有光色便于调控、易于大量合成、价格低廉和可重复利用等优点,在光电显示、压力传感器、光学存储与防伪等领域显示出巨大应用前景。压致变色现象的产生,本质上是外力作用造成分子构象或聚集堆积结构改变,从而扰动电子能级、产生缺陷或相变作用,最终造成化合物的吸收光谱与发射光谱峰位与形状的改变。同分异构体通常具有相
航天器在太空运行的过程中,易遭遇太空垃圾的撞击,对防护材料表面和亚表面造成损伤,影响航天器的正常运行。因此防护材料撞击后损伤检测与评估在航天器研发、在轨运行、回收利用等过程中极为重要,如何快速定量化进行原位检测和评估撞击后的损伤情况是其中的难点问题之一。相较于其他无损检测技术,红外无损检测具有效率高、操作简便、能够对亚表面的损伤进行探测的优点,适用于航天器撞击损伤原位检测。但采集的温度场数据信息中
在工业智能化与产业化高度结合的时代,非公路车辆逐步以改善驾驶员工作舒适度及提高工作效率为发展目标,相应的对其转向系统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驾驶员在长期和高密度的转向操作过程中,直接操控转向控制机构——方向盘,其控制性能直接影响整车工作效率、转向的安全性和驾驶员的舒适性。因此,如何对转向系统的控制系统进行合理构建和改进是提高车辆转向操纵性能的关键技术途径。本研究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在传统负载敏
全球变暖等环境变化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相关机构和科研人员对地表温度的需求也随之增长。地面和低空实测地表温度在同温像元卫星遥感地表温度产品验证、非同温像元辐射方向性等研究领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具有三维结构的非同温场景中,实测地表温度本身也受传感器光谱响应差异、传感器视场中地表辐射方向性差异和空间尺度差异等因素影响,导致多平台地表温度观测结果之间的对比、验证和协同应用等难以进行。本文针对上述主要问
湖泊蒸发对其下风方向站点降水的贡献(即湖泊水汽再循环)是局地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量化湖泊水汽再循环比例,能够促进我们对于地气相互作用的理解,并为区域气候模型中的大气水分收支预测提供独立的验证信息。稳定同位素法是量化湖泊水汽再循环比例的有力工具,但在应用时仍面临一些挑战:(1)缺乏湖泊上风和下风方向站点同步观测的降水同位素数据;(2)采用传统的Keeling曲线法估算湖泊蒸发同位素组成时,仍然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越来越多的有毒有害气体被排放到环境中,导致空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基气体传感器因其能够对环境中气体进行检测,而备受关注。由于其制作成本低廉、便于集成、与物联网技术兼容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气体泄漏预警、室内和室外空气质量监测、医疗诊断、公共安全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然而,目前MOS气体传感器存在着工作温度高、功耗高、选择性差、灵敏度低等问题,这极大
吉林省白城市镇赉县地处吉林省西部,该地区土壤盐渍化严重,是我国典型的碳酸型盐渍土分布区。受气候条件影响,该地区又属于季冻土区,土中孔隙水周期性的冻结与融化使镇赉盐渍土的结构处于动态变化状态。镇赉盐渍土是典型的结构性土,土中结构的不断变化会严重影响土的强度及变形性质。工程上,开挖水渠和边坡等使在原位置已形成较稳定结构的盐渍土暴露在外,应力水平发生了变化,冻融循环作用成为了应力重分布和改造土结构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