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O-WO3/γ-Al2O3复合材料的原位制备及表征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nywang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柴油的低硫化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加氢脱硫是生产低硫柴油的有效手段,开发具有良好分散性的加氢脱硫催化剂是实现这一过程的关键。γ-A12O3具有合适的酸性、机械强度及合理的孔径分布,是应用最广泛的加氢催化剂载体。水滑石前驱体经焙烧可以实现活性组分的高度分散度,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本研究采用原位晶化的方法在γ-Al2O3载体上合成了LDHs(水滑石),经过焙烧制备活性组分在γ-A12O3载体上高度分散的镍钨加氢脱硫复合材料。首先以尿素为沉淀剂,在γ-Al2O3的表面原位合成TAMA(对苯二甲酸)-Ni-Al-LDHs/γ-Al2O3,通过离子交换的方法将W引入水滑石层板之间得到了PW120403--Ni-Al-LDHs/γ-Al203复合材料,经过干燥、焙烧制备了NiO-WO3在γ-A12O3上高度分散的复合材料。基于对苯二甲酸根阴离子交换程度不高的特点,在焙烧水滑石方法的基础上,采用浸渍方法提高复合材料中WO3的含量。首先焙烧TAMA-Ni-Al-LDHs/γ-Al2O3得到NiO/γ-Al2O3复合材料,采用等体积浸渍方法调变WO3的含量,原料利用率约100%。复合材料平均孔径6.523nm,孔容0.408cm3/g,比表面积226.1m2/g,与γ-Al2O3相比,孔径和孔容降低,比表面积增大。鉴于硝酸根阴离子容易被离子交换的特性,采用氨水沉淀法在γ-Al2O3上原位合成了硝酸根阴离子插层的NO3-Ni-Al-LDHs,通过离子交换将磷钨酸根阴离子引入层间得到PW120403--Ni-Al-LDHs/γ-Al203复合材料,经过干燥焙烧得到NiO-WO3/γ-Al2O3复合材料。制备的复合材料W03含量大幅度提高且在一定范围内可调,其平均孔径为6.587nm,孔容0.373cm3/g,比表面积214.4m2/g。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氨水沉淀法原位合成的N03--Ni-Al-LDHs/γ-Al203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水滑石微晶原位生长于载体的表面及孔道内。经过焙烧制得的NiO-WO3/γ-Al2O3复合材料,其活性组分含量高且在一定范围内可调,为柴油加氢催化剂的制备开辟了一条全新的技术路线。
其他文献
地理空间中的地物,根据其本体类型具有不同的地理语义特征。受到地理语义的影响,人们在描述几何特征和关系相似的物体之间的空间关系时,所用的词汇是不同的。目前,人们在空间
现有对元刊杂剧三十种之研究,通常将它的收藏追溯到李开先旧藏。但根据前人校勘记录,将现存李开先收录资料与元刊本比对,就会发现现存元刊本与李开先旧藏之间并无直接的、必
文章在图书馆空间建设的理论基础上,基于南方科技大学图书馆近两年半在现馆改造和新馆规划方面的实践,重点介绍其空间规划指导思想和内部空间设计原则,以展示一个新兴图书馆
遥感 (Rem ote Sensing- RS)、全球定位系统 (Globe Position System- GPS)、地理信息系统 (GeographicInformation System- GIS)可广泛的应用于工程勘察设计及与公路交通建
为阐明柯坪地区奥陶系地层及沉积特征,按1∶500的精度实测了柯坪水泥厂奥陶系剖面,厚度达673.7m。通过仔细观测露头和系统采样,分析了剖面的岩性组合特征、层序界面特征、准
<正> AGV系统是由程序控制的自动车辆运输系统,也有人称其为柔性运输系统。它是无明轨,用程序控制,靠感知地下导向电缆行走的多车无人驾驶运输系统。通常它与流水线和柔性加
随着商河油田开发进入高含水采油期,随着含水率的上升,现有原油处理工艺落后不合理、设备结构不能适应现有原油变化的需要,油气处理系统负荷增大,系统能力不能满足生产需要,不适应
随着宏观经济形势预期向好,金融市场发展日趋稳定,银行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大客户融资将逐渐转向资本市场,投行业务作为绿色中间业务,不占用或少占用银行资本和授信资源,已成
水电发电量由于受来水等因素的影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在中国执行国家水电电量保障性全额收购政策的前提下,水电电量的不确定性必然对省电力公司购电计划的执行与调整产生
背景和目的胆汁淤积(cholestasis)是由于胆汁分泌及排泄障碍,包括胆汁酸合成的异常和胆酸转运蛋白表达异常而导致的复杂临床综合症,伴随着病情的发生发展可能会出现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功衰竭的现象。在过去的研究中人们对胆汁淤积发生的分子机制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研究对象多集中于胆酸转运蛋白和胆汁酸合成关键蛋白,而对于在胆汁中含量占比最多的水以及转运水的通道蛋白在胆汁淤积中的功能及作用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