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地震频发,像中国,海地均发生过不同强度的地震。这使得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媒体关注有关地震的报道。2010年1月12日,海地发生里氏7级的大地震。这次地震被认为是200多年内该地区发生的最强的地震。本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及物性系统为理论框架,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分析地震类新闻报道。这是对及物性研究又一次新的尝试,首次运用及物性系统对地震类新闻报道进行分析。此次研究试图找出地震新闻报道中的及物性分布的特点。为了顺利的完成这一目标,作者提出了一下几个问题:(1)在地震类新闻报道中,各类及物性过程的分布情况,以及主要的参与者是什么?(2)在该类新闻报道中,各类及物性过程的功能是什么? (3)在该类新闻报道中,各类及物性过程的特点是什么?本文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所选的三篇来自纽约时报的有关海地地震新闻报道进行分析。首先,作者会对各类及物性过程的分布进行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再对各类及物性过程的功能及特点进行解读。通过对这三篇新闻报道中及物性数据统计及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的结论。在地震类新闻报道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物质过程,言语过程以及关系过程。相应的,这些过程中的参与者又是可以推断出的。与此同时,随着对数据的分析,这些过程的功能也被揭示出来。作为此类新闻报道中分布最多的过程,物质过程主要再现了海地地震发生时的强度和破坏性,以及地震后进行的人道主义救援。因此,可以推断出物质过程中常出现的参与者是地震,基础设施以及救援行动等。言语过程主要是向公众传递新的信息或是借助他人发言来支持自己所要表达的观点,使之更加客观。因此,言语过程中常出现的说话者是一些比较权威的人士,如:政府和国际组织及其官员。还有一类出现频率较高的参与者是海地地震的幸存者。无论是言语过程自身还是其参与者,都加强了此类报道的权威性和客观性。地震类新闻报道到中的关系过程主要是用于描述地震所带来的损失。因此,关系过程中常出现的参与者主要是基础和公共设施。其他两类出现频率较高的是地震和幸存者。由于文章篇幅有限,因此,出现频率较低的行为过程,心理过程,存在过程,本文将不做讨论。本文尚有一些不足之处,如:本文并没有对出现频率低的行为过程,心理过程和存在过程进行分析等。尽管如此,作者还是本文希望能为有关地震类新闻报的研究提供一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