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丘陵区典型退耕植被土壤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82415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退耕还林(草)工程在防治水土流失、恢复生态环境以及治理土壤退化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而退耕植被类型的差异是引起土壤及微生物碳(C)、氮(N)、磷(P)分布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本研究以陕北黄土丘陵区不同退耕年限刺槐45年(RP45a)、刺槐40年(RP40a)、刺槐15年(RP15a)和柠条40年(CK40a)、柠条30年(CK30a)、柠条20年(CK20a)、山桃与柠条混交林(MS)和撂荒地(AF)等典型退耕植被为研究对象,以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分析不同退耕植被土壤及微生物C,N,P含量的分布特征和不同退耕植被对土壤及微生物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影响,揭示影响土壤和微生物C,N,P含量与土壤和微生物C:N,C:P和N:P化学计量学比值的关系。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与耕地相比,不同退耕植被土壤C,N,P含量显著增加,且土壤C:N,C:P和N:P化学计量特征受植被类型和土层的影响较大。与耕地相比,不同退耕植被有机碳(SOC)、全氮(TN)、全磷(TP)含量显著增加,表层含量最高,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递减趋势。且随退耕年限增加呈递增趋势。在不同退耕年限下SOC、TN及TP变化分别为:刺槐45年(RP45a)>刺槐40年(RP40a)>刺槐15年(RP15a)>耕地(CL),柠条40年(CK40a)>柠条30年(CK30a)>柠条20年(CK20a)>耕地(CL)。不同退耕植被土壤C:N、C:P和N:P比值变化分别为7.79–14.31、5.49–13.72和0.49–1.42,其平均值分别为10.57、8.67、0.86。且不同退耕植被土壤C:N,C:P和N:P化学计量比值高于耕地。(2)与耕地相比,不同退耕植被土壤微生物C,N,P含量显著提高。且土壤微生物C:N,C:P和N:P化学计量比值均受植被类型和土层影响。与耕地相比,退耕植被土壤微生物碳(MBC)、微生物氮(MBN)、微生物磷(MBP)含量均显著增加,含量在表层土壤最高,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递减趋势。土壤MBC、MBN、MBP含量与植被类型及土壤层次的垂直分布有密切的关系。土壤MBC、MBN、MBP均随着年限增加呈递增趋势,其变化为:刺槐45年(RP45a)>刺槐40年(RP40a)>刺槐15年(RP15a)>耕地(CL),柠条40年(CK40a)>柠条30年(CK30a)>柠条20年(CK20a)>耕地(CL)。土壤MBC:MBN、MBC:MBP和MBN:MBP比值变化分别为5.04–21.21、9.39–31.38和1.00–4.94,其平均值分别为9.01、18.60、2.55。因CK20a微生物氮含量较低,而出现较高的MBC:MBN比值;RP15a因其较低微生物磷含量,而表现出较高的MBC:MBP比值。且不同退耕植被土壤MBC:MBN,MBC:MBP和MBN:MBP化学计量比值高于耕地。(3)土壤和微生物C、N、P含量与土壤和微生物C:N,C:P和N:P化学计量学比值具有显著相关关系。土壤与微生物C,N,P元素之间存在显著的相互约束作用,土壤微生物C,N,P含量与N/P和MBN/MBP显著相关,不同植被类型N/P和MBN/MBP偏低,TP和MBP与前人研究结果相近,而N/P作为陆地生态系统营养限制指标显著低于前人研究结果,但土壤TP主要来自土壤矿质磷酸盐的风化分解,且磷素含量充足,表明黄土丘陵区植被生长存在氮营养限制现象。
其他文献
旅游者重游是旅游者对旅游地忠诚的核心维度,是旅游地营销部门关注的焦点,然而国内外关于旅游者重游动机的研究甚少。本文采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文献回顾与
对车用压缩天然气瓶阀的技术要求进行了国内外的比较分析,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正> 神木县在陕西省东北部,北接内蒙,南濒黄河,万里长城从西南向东北横亘全境。县内北半部为毛乌素沙漠的南缘,南半部系高原沟壑区。发源于长城外的秃尾河向东南流人浩荡的
目的:研究眼底黄斑变性中医辨证分型与中医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湿性眼底黄斑变性患者72例,明确中医分型并给予中药治疗。结果:72例(82眼)眼底黄
2005年10月底,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扩大为香港银行办理人民币业务提供平盘及清算安排的范围,包括提高个人人民币现钞兑换限额,扩大为人民币现钞提供兑换服务的香港指定商户范围,提高
随着平板电脑、手机等移动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以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尤其是地方性报纸受到新媒体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文章以《今日开化》报为例,分析地方性报纸在新媒体环
为了实现智能建筑的系统集成,在Niagara FrameworkTM软件平台上,采用了OPC通信技术,实现了一卡通系统在该平台上的信息集成。研究结果表明,OPC通信技术能广泛应用于智能建筑
为了解决矿下大功率用电设备的持续供电问题,并且提高其工作稳定性和安全可靠性,将双管正激拓扑结构的开关电源应用到实际设备中。开展了相关可行性分析,指出了线性稳压电源
讨论了钛盘管加热器在制作时,如何确定弯曲模具的尺寸。展开中径不大于3 m、管径在60mm以内、管壁2.5 mm以内,钛盘管加热器(TA2)冷加工成型时,弯曲中径Y与展开中径X成正比关
介绍近期IMO/IACS以及我国法规中与低速机相关的排放新要求和趋势,包括NOX Tier III排放控制区、2017SCR系统指南、EGR系统泄放水排放导则草案等,最后介绍并总结了船级社的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