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包钢稀选尾矿制取微晶玻璃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huikkk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尾矿是固体废物的一种,但由于尾矿具有数量大、类型多、性质复杂的特点,在我国其利用率非常之低,仅达7%。尾矿的废弃对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并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稀选尾矿是尾矿中的一种类型,目前的利用水平较低,且多用于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较低的领域。而包钢稀选尾矿基本上处于未利用的状况。微晶玻璃又称玻璃陶瓷或结晶化玻璃,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是21世纪的环境协调材料,具有许多优异性能。用稀选尾矿成功制备的微晶玻璃,对于包钢尾矿制备微晶玻璃基本上仍属空白。利用包钢稀选尾矿制备微晶玻璃,既使废弃资源获得再生,又提高了材料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同时使稀选尾矿的利用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为包钢尾矿的综合利用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具有明显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课题以包钢稀选尾矿为主要原料,采用烧结法和融熔法成功研制出尾矿微晶玻璃,并且尾矿综合利用率可达70%。在分析包钢稀选尾矿成分的基础上,设计了基础玻璃的基本组成,选择了合适的熔化温度,确定了稀尾尾矿微晶玻璃的工艺制度,同时在试验过程中采用DTA、XRD、SEM、EDS等先进的检测手段,对试样的微晶结构和理化性能进行分析研究,以获取制备工艺的先进性和合理性,为稀选尾矿更有效利用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经过广泛探索和大量的试验,确定了包钢稀选尾矿制备微晶玻璃的最佳晶核剂和工艺参数。通过实验、测试及结果分析,本文主要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结论:(1)以包钢稀选尾矿为主要原料,采用熔融法和烧结法可以制备出性能优良的尾矿微晶玻璃,其中尾矿最高利用量达70wt%。所制得微晶玻璃的性能指标为:抗压强度大于480MPa;维氏硬度1085.6HV;吸水性为0.03%;耐酸性为0.186g/m2·h.(2)DTA、XRD分析结果表明,加入包钢稀选尾矿,微晶玻璃的核化温度和晶化温度都降低,并且析出的辉石类晶相增加,提高了尾矿微晶玻璃的化学稳定性。(3)在基础玻璃中加入CeO2、Nb2O5后,DTA结果表明,微晶玻璃的析晶能力增强;SEM分析结果表明,晶粒尺寸更加细小。(4)包钢稀选尾矿含有大量的晶核剂,可以诱导非均匀成核,使玻璃中产生大量、均匀分布的晶核。同时由于尾矿中含有铌、稀土等微量元素,因为不同的晶核剂有不同的特点,采用复合晶核剂,可以达到双碱效应,其离子堆积密度好,可以促进晶核剂在玻璃体中的溶解,同时降低界面能,使成核活化能降低。(5)适当的热处理工艺制度可使基础玻璃有效地成核与晶化,进而制得细小晶体均匀分布的微晶玻璃材料。通过试验设计安排热处理方案,经分析比较,确定包钢稀选尾矿微晶玻璃的热处理工艺为:玻璃的退火温度为700℃,保温时间为2小时。其最佳热处理制度为:以300-350℃/h的速率升至核化温度,保温2小时;然后以3-4℃/min的速率升至晶化温度,保温2小时,然后随炉冷却。
其他文献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及思想观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现在已经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效果及对相关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妇科门诊收治的92例PCO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单用炔雌醇
目的以bFGF为缓释药物、PLGA为药物载体制备bFGF-PLGA缓释微球,观察微球表面形态,检测微球物理性能和体外释药行为。方法采用W1/O/W2复乳溶剂挥发法制作微球;通过扫描电镜观
随着经济发展日趋严峻,环境问题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最重要的障碍,环境会计工作也逐步成为各国会计工作的重点。我国政府开始着力于寻找解决环境会计问题的方法,期望推进我国
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在工作状态时要求精确的合轴,电子枪作为TEM电子光学系统主要部件之一,要求电子源必须与镜筒中整个电磁透镜系统严格
农村教育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国家应把农村教育提到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强化政府行为,加大教育投入,完善法律保障机制,实行农村义务教育免费制,重新定
企业的财务报表反映出企业的综合经营水平。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竞争的不断加剧,单一的静态财务分析已经不能说明企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只有从动态可持续角度入手,才能更有
采用计算机仿真的方法研究了野战地域网的性能 ,讨论了几种主要参数对网络吞吐量、延迟等性能的影响 ,基于实际工程要求建立了仿真模型。针对三种典型网拓扑结构进行仿真、分
教育的负向功能是指教育这一系统和文化活动在作用于社会和人(环境)时,在对人和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即产生正功能时,它对社会和人(环境)产生的消极作用。在现实中,它表现为:传递保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