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劳务派遣作为一种非典型性的就业形式,是对传统用工的补充,也是世界当代劳动立法亟待解决的问题。虽然,我国的《劳动合同法》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都以专章专节的形式对于劳务派遣予以规制,但在实践中仍存在许多问题。为了有效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规避社会风险,我国的相关学者做出了很多探索和努力。我国《劳动合同法》已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其对劳务派遣的规定弥补了我国对劳务派遣规制的法律空白,在保护劳动者权益上有了很大进步,但仍存在一些缺陷,无法最大程度上保护派遣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本文立足新《劳动合同法》,从我国劳务派遣概述着手,分析劳务派遣的现状及问题,结合美国、日本等西方国家的先进经验,对我国的劳务派遣制度立法的完善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方法对劳务派遣问题进行了阐述。介绍了《劳动合同法》及其《实施条例》的缺失,主要针对它的不足,结合我国的国情,提出了完善劳务派遣法律制度的建议。正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介绍了劳务派遣制度概述。第二章我国劳务派遣的现状及问题。基于《劳动合同法》介绍了国内劳务派遣制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第三章完善劳务派遣制度的立法建议。结合劳务派遣制度的国外相关立法,提出进一步完善的立法建议和意见。随着市场机制不断完善,市场经济调节资源配置的作用日益明显,人事制度改革迫在眉睫。劳务派遣作为一种灵活的就业模式,适应了市场和企业的灵活性要求,降低了用工单位的用工成本,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实现社会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不仅有利于劳动者实现个人价值,并且有利于劳动者个人的长远发展,纵观中国国情,劳务派遣作为一种解决中国就业的新型模式,以其独特的用人形式,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将是未来社会人力资源发展的趋势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