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企业出口与我国服务业生产率提升--“自我选择”与“出口中学”假说的检验

来源 :南京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yuans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服务业的发展除了要依靠传统的资本、劳动要素投入外,同样也需要技术要素的投入和生产率的提高,而出口贸易在生产率增长中的作用一直都是经济学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我国采取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战略,抓住经济全球化这一机遇,以我国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为优势,获得了“人口红利”,使国民经济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是随着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动荡,以及近年来欧盟国家爆发的主权债务危机,国际经济形势逐年严峻,发达国家对我国采取贸易封锁、技术壁垒等措施,使得我国依靠的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出口推动经济高速发展的模式遇到了极大的阻力。因此在这种情形下大力推动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服务贸易发展,促进服务业企业生产率的提高,就成为了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重新获取全球化“新红利”的可靠方法。   本文基于“异质性企业贸易”与“干中学”理论,利用沪深 A 股服务业上市公司2007~2011年的面板数据,结合DEA投入-产出方法的非参数Malmquist指数,考虑服务业“成本病”以及服务贸易无形性、不可贮存性等特征,采用随机效应模型,检验了我国服务业企业出口规模与生产率的相互关系,对经典的“自我选择”和“出口中学”假说进行验证。研究表明,我国服务业出口企业基本绩效指标要优于非出口企业,但是并不支持“自我选择”假说;同时我国服务业企业支持“出口中学”假说,但其“出口中学”效应可能较小。   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文章提出了如下政策建议:既然服务业企业的“出口中学”效应是存在的,政府就应该通过采取财政补贴、出口退税等措施鼓励企业出口;同时政府还应通过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扩大企业的“出口中学”效应;最后政府还应该注重自主创新,不能仅仅依靠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更应该将核心技术掌握在手中,才能真正地提高企业生产率,促进整个国家和民族的进步。
其他文献
学位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和2009年欧债危机的爆发,使欧盟尤其是欧元区国家受到严重影响.意大利作为一个具有多元化和颇具规模经济体系的国家,自欧债危机后经济增长止步不前,失业率
传统上对于交易中的信息披露问题一般简单的划分为信息对称与信息不对称,或者信息完全与信息不完全,但其实不论是信息不对称还是信息不完全都有一个程度问题,对于这一问题理论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