锌离子通过磷酸化酪氨酸15位点激活CDK-5介导缺血性脑损伤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h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锌离子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参与调节多种酶类的活性,在神经传导中具有重要作用。有文献报道在缺血性脑损伤中,锌离子在大脑皮质、丘脑、纹状体、杏仁核,特别是海马门区和CA1区聚集,螯合锌离子可阻止神经元退变的发生。另有报道,细胞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5(CDK5)通过磷酸化NMDA受体介导了海马CA1区神经元缺血性损伤。然而锌离子是否是通过调节CDK5的活性促进神经元的损伤,目前尚无报道,其内在调节机制有待研究证实。  目的:探讨锌离子对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5的调节及其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  材料和方法:  1.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选用Sprague Dawley(SD)大鼠,进行单侧大脑中动脉栓塞术。实验分为三组:假手术组(Sham)组、大脑中动脉栓塞组(MCAO)组和腹腔注射锌离子螯合剂Clioquinol(CQ)+MCAO组,每组12只。单侧大脑中动脉缺血1小时再灌注6小时后取材,取新鲜大脑速冻后切片,进行TTC染色,整体观察脑组织损伤面积。采用4%的多聚甲醛灌流固定及后固定,脱水后冰冻切片,尼氏染色观察神经元数目。用免疫印迹法和免疫沉淀法检测相关蛋白水平及活性。  2.培养小鼠成神经瘤N2a细胞,分为对照(Control)组和锌处理(ZnSO4)组,无血清孵育3小时。收集蛋白,用免疫印迹法和免疫沉淀法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和活性变化。  结果:在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中,MCAO组较Sham组海马区域神经元存活数目明显减少,CDK5的活性明显增加,伴随Y15位点磷酸化水平增高。锌离子螯合剂CQ腹腔注射可明显逆转神经元的死亡、CDK5的活化及Y15位点磷酸化。在细胞水平,锌离子孵育可显著增加CDK5-Y15位点的磷酸化水平及活性,锌离子对CDK5无直接活化作用,但能够抑制钙蛋白酶Calpain的活性。  结论:在缺血性脑损伤中,锌离子通过磷酸化CDK5酪氨酸15位点激活CDK5而介导神经元损伤。
其他文献
血流动力学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剪切力的变化通过影响血管内皮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状态而导致各种慢性血管性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特别
  在脊椎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神经胚是一个重要的发育时期。这个阶段胚胎外胚层增厚形成上皮性神经板,神经板两侧隆起形成神经褶,随后神经褶两侧向背中线靠拢并愈合成神经
湖南辰州矿业股分有限公司为适应大改革、大发展的需要,深入开展“讲理想、比贡献”活动,并不断创新,做出了辰州矿业的特色,为科技人员搭建了施展才华的平台,评出了许多“明星”,提高了公司的科技氛围,扩大了科协影响力,进一步推进了公司科技创新步伐。  一、加强组织领导,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公司成立了“讲理想、比贡献”活动领导小组,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任组长,公司总工程师(科协主席)任副组长,公司各单位
热休克蛋白(Hsps)作为一类“分子伴侣”,在生理状态下,与多种蛋白质在细胞中结合来参与蛋白质的折叠、装配及转运;在应激情况下,参与组织细胞抗损伤及自身保护,是细胞生存所必需的
目的 探讨淫羊藿药物血清对新生SD大鼠骨体外生长发育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采用中药血清药理学的方法制备淫羊藿药物血清,通过骨器官培养来观察含药血清对新生SD大鼠股骨生长发育的影响。实验分为A、B、C、D四组,A组用小牛血清培养骨;B组用低剂量淫羊藿药物血清培养骨;C组用高剂量淫羊藿药物血清培养;D组使用正常成长状态下的新生SD大鼠的股骨。用Masson三色染色和测量骨密度的方法观察SD大鼠股骨在含淫
实验目的:初步研究小鼠源性抗CD52单克隆抗体HI186的生物学功能。利用现有小鼠杂交瘤制备HI186单链抗体(ScFv),结合其生物学功能的研究,为日后应用于临床治疗打下基础。实验方法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空间辨别性记忆及其对海马神经元突触素表达的影响。研究雌激素能否增强血管性痴呆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及其与海马突触素表达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