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研究“北漂老人”的语言能力和语言态度,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使用SPSS19.0和EXCEL2016两个软件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描绘“北漂老人”的语言生活状况;从性别、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等方面分析影响“北漂老人”语言生活特点的因素;归纳“北漂老人”的语言问题;以关注“北漂老人”精神需求、促进健康老龄化为核心,结合社会学、老年学、心理学相关理论分析“北漂老人”语言适应与社会融入的途径和方法。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论述了本文的选题缘由、文献综述、概念界定、创新性体现和研究意义与价值。第二章为研究设计,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样本的基本情况。第三章主要根据数据统计结果描述“北漂老人”的语言能力和语言态度情况,分为两小节:第一节的讨论主要围绕“北漂老人”的语言能力,即目前会说的话、普通话水平、流行语的掌握以及家乡话、普通话和北京话在来京前后的水平变化;第二节的讨论主要围绕“北漂老人”的语言态度,即对北京话、普通话、家乡话的情感态度、希望普通话达到的水平和对孙子女语言学习的期待。第四章主要从性别、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等角度分析影响“北漂老人”语言能力和语言态度特点的因素。分为两节:第一节围绕“北漂老人”自评普通话水平、来京前后语言水平的变化以及不同场景下语码转换三个方面分析不同性别、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的“北漂老人”的语言能力差异;第二节从“北漂老人”对不同语言的情感评价、学习语言的意愿以及对孙子女的语言期望三个方面分析不同性别、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的“北漂老人”的语言态度差异。第五章为余论,通过分析深度访谈的录音材料,归纳总结当前“北漂老人”的语言问题以及在语言适应和社会融入等方面面临的困境,以社会网络理论和再社会化理论为基础分析保障“北漂老人”精神需求、实现“北漂老人”语言生活和谐、促进健康老龄化的途径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