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脱欧、美国退出TPP,逆全球化趋势初显,美国这一发达大国意欲偏离多边化贸易战略转而寻求双边化,在新形势下,对自贸协定多边化还是双边化的机制构建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对自贸协定多边化和双边化的理论研究的相关内容和方法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本文基于博弈视角进行理论建模,模拟了三国之间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两种情形,以外贸总额和国家福利作为衡量指标分析了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和三边自由贸易协定带来的不同作用;在理论基础上,利用美加双边自由贸易协定(CUSTA)和北美三边自由贸易协定(NAFTA)这一天然的现实案例,使用贸易引力模型,先对北美三国(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与其主要24个贸易伙伴国1979~2016年的总贸易、进口、出口这三方面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检验CUSTA和NAFTA带来的实际影响,接着深入行业层面,立足于制造业,利用北美三国1979~2016年的制造业行业贸易数据进行了基础回归和分行业属性(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回归,然后利用双重差分法进一步探究了 CUSTA和NAFTA带来的影响。本文研究表明:基于本文的理论假设下,从国家层面来看,成员国几个双边贸易协定福利效应不亚于一个多边贸易协定,且北北贸易协定的收益大于南南和南北;深入行业层面,竞争力较强的行业更容易在双边贸易中受益。实证检验发现,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实际收益优于三边自由贸易协定,且CUSTA这一北北自由贸易协定的收益大于NAFTA这一涉及南北的自贸协定;细分制造行业并进一步划分要素密集度进行检验,该结论仍成立。本文基于新的时代条件的变化,在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为理论和现实作出一定的边际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