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酶法制备手性L-2-氨基丁酸及其衍生物的研究

来源 :浙江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qs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L-2-氨基丁酸是一种重要的非天然手性α-氨基酸,它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医药中间体,广泛应用于药物的合成。本课题旨在研究利用微生物脂肪水解酶拆分制备L-2-氨基丁酸及衍生物。首先,本论文以N-Boc-2-氨基丁酸甲酯为底物从土壤中筛选到30多株对N-Boc-2-氨基丁酸甲酯有选择性水解活力菌株,其中大多数为(S)构型水解酶产生菌,少数为(R)-构型水解酶产生菌,从中选择一株立体选择性较高的(S)-构型脂肪水解酶产生霉菌作为深入研究的对象,通过形态学观察和18S rDNA序列分析,确定其为溜曲霉,将其命名为 Aspergillus tamarii ZJUT ZQ013。接着,通过单因素实验,对菌株Aspergillus tamarii ZJUT ZQ013的发酵及产酶条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最后确定该菌株的最佳培养基成分为:蛋白胨1.6%,淀粉2%,硫酸镁1 mmol/L,氯化钠1%,磷酸二氢钾0.1%,磷酸氢二钾0.3%;菌体最佳培养条件为pH 7.0,温度30℃C,摇床转速200 rpm,在此条件下培养46小时,发酵生物量从最初的4.9 g/L提高到了 9.9 g/L,是优化前的两倍,所得的菌体催化底物N-Boc-2-氨基丁酸甲酯水解的E值从9.3提高到78.2,水解产物N-Boc-L-2-氨基丁酸(e.e.>99%)的产率从30.8%提高到42.4%。然后,对全细胞催化剂Aspergillus tamarii ZJUT ZQ013水解动力学拆分N-Boc-2-氨基丁酸甲酯的反应条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最终确定其最优反应条件为:以丙酮(底物/丙酮=1:8,v/v)作助溶剂,在0.1 M,pH 7.2的磷酸钾缓冲液(KPB)中,底物与菌粉的比为50%(底物浓度为1%(52.2 mmol/L),全细胞胞催化剂A tamarii ZJUT ZQ013的浓度为2%(0.02 g/mL)),反应温度为30℃,200 rpm水浴反应6 h,可获得光学纯的N-Boc-L-2-氨基丁酸(e.e.p>99.9%),产率为45.7%,此时底物的收率为43.1%,e.e.s达到99%以上,对应体选择率E值为257。最后,本论文将动力学拆分反应体系放大到200 mL,6 h后反应完全,通过对反应液的分离纯化,最后得到光学纯的N-Boc-L-2-氨基丁酸0.83 g,N-Boc-D-2-氨基丁酸甲酯0.79 g,经手性气相色谱分析确定其对映体过量值(e.e.)都在99%以上。同时,为了获得全细胞催化剂Aspergillus ZJUT ZQ013内起催化作用的脂肪酶,通过超声破碎法提取、硫酸铵沉淀法初步分离纯化和蛋白质低压疏水层析进一步分离纯化的方法,初步分离纯化得到了含目标蛋白较多杂蛋白较少的A.tamariiZJUT ZQ013脂肪酶。
其他文献
目的:体外实验观察新疆5种阿魏对小鼠宫颈癌U14细胞和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建立新疆4种阿魏石油醚部位的GC-MS指纹图谱;新疆5种阿魏的小鼠急性毒性实验;体内实验观察新疆5种阿魏对宫颈癌小鼠U14异位瘤的作用。方法:1、新疆5种阿魏的乙醇提取物和石油醚部位以不同浓度干预小鼠宫颈癌U14细胞和人乳腺癌MCF-7细胞,采用MTT比色法测定吸光度OD值,分别计算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率。2
信息产业作为新时代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领域,是优化经济结构、促进改革创新的重要力量,如何有效引入信息产业和推动其发展已成为政府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信息产业园则是政
L-2-氨基丁醇作为抗结核药物乙胺丁醇的重要中间体,存在巨大的市场需求。传统合成路线工艺流程复杂、环境污染大。本文选用L-2-氨基丁酸为原料,通过不对称催化加氢的方法直接
为了精确提取莫尔条纹偏移量,提出了隧道探索算法,并将其应用于实际莫尔条纹分析.使用双光栅产生莫尔条纹,抓拍多方向投影.应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追踪分析实验莫尔条纹.首先,追踪各条纹的极大值分布,根据条纹极大值分布挖掘条纹隧道,调整挖掘宽度,即像素宽度,既实现隧道贯通,又不干预相邻条纹.然后,二值化莫尔图,噪声滤波,滤除条纹隧道壁上的噪声毛刺,使隧道壁趋于光滑.最后,根据两侧隧道壁的布局,探索条纹隧道
摘要:《猪生产学》是动科专业学生的专业课主干课程,在动物科学专业本、专科学生教育及研究生教育中占很大比重。本文对双语教学的优点、《猪生产学》双语教学主要方法、在教学中应用双语教学的注意要点、《猪生产学》目前存在问题及改进设想进行讨论。  关键词:猪生产学;双语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3-0176-03  教育国际化是未来高等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