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间金融是指不受官方监管的各种投资和资金借贷活动。从现实情况来看,民间金融的存在弥补了正规金融的某些不足,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提升金融体系效率、完善地方信用体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金融中最为棘手的还是如何规范和引导民间金融的健康发展问题,而民间金融的健康发展又与政府管理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显然,对政府应该如何规范和引导民间金融的健康发展进行探讨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研究中以基于政府政策的金融抑制理论、公共利益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为基本的理论分析框架,采用文献研究法、辩证分析法、比较法和典型案例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我国民间金融的政府管理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研究后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作为对正规金融不足和缺陷的补充,民间金融能够有效解决中小企业难以筹措资金的问题,其健康发展对于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对于提高人民群众家庭收入意义重大。然而,诸如重稳定轻效率的管理观念、管制过度、手段和方法单一且落后以及配套的激励政策和优惠措施缺乏等政府不当管理行为阻碍了民间金融积极作用的发挥,因此,需要管理创新,即政府必须从树立效率与稳定并重的管理理念、以分类管理代替以往的一刀切的不当做法、提高监管能力以及提供配套的政策激励和优惠措施等方面出发切实解决上述的突出问题。论文由相互联系的六个部分构成。导论部分首先阐述并解释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然后对关涉本课题的既有文献和核心概念进行了综合言述与分析,最后介绍了文章的基本构思与主要架构。第二部分对论文中涉及到或者用到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进行了分析。此部分首先介绍了非正规金融和民间金融的概念,接着介绍了论文中可能用到的理论分析框架,包括公共利益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和基于政府政策的金融抑制理论。第三部分分析政府引导和规范民间金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解决的是我国政府在引导和规范民间金融中出现了哪些方面的问题。第四部分深度剖析了问题产生的多种原因,解决的是为什么会导致出现第三部分所述诸多问题。第五部分从第四部分分析的原因入手,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几点对策,即政府必须从树立效率与稳定并重的管理理念、以分类管理代替以往的一刀切的不当做法、提高监管能力以及提供配套的政策激励和优惠措施等方面进行管理创新。结语部分,即第六部分警示性地提出了需要格外关注政府引导和规范民间金融行为的紧迫性与严重性,并指出解决这一问题是非常复杂的一项课题,方方面面的问题勾连在一起,需要系统治理,综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