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热解气化特性分析与试验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xiaoji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是缓解我国能源和环境压力,建立可持续发展能源系统的有效措施之一。生物质热解气化技术适应当前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是生物质能源化转换利用的重点技术。 本文从生物质原料的热化学反应特性入手,分析了生物质理化性质及其在气化各反应阶段的表现与影响因素,揭示了生物质热解气化过程的反应规律。以获得高品质可燃气体为最终目标,提出抑制焦油发生、提高燃气品质的具体工艺条件,为生物质气化过程工艺设计及应用提供技术指导。 首先从生物质热化学转化的角度出发,重点分析生物质的各种化学和物理性质与热化学转化过程的反应关联性,包括化学组成、生化组成、热值、密度、灰熔点等,得出生物质经热化学转化作为能源利用时的理化特性评价体系。 通过生物质原料在隔绝空气条件下的热重试验,从动力学角度对热解失重过程进行了分析,得到不同类型生物质原料热解反应的表观动力学参数。以此为基础建立生物质原料热解过程的动力学模型。研究表明,生物质原料的热重曲线呈现出原料的不敏感性,显示基本一致的反应机制,其热解反应级数为1,活化能在60~90kJ/mol.K之间。 在管式热解炉上以玉米芯、玉米秸为原料进行常压热解试验,分析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对热解产物分布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在400-800℃之间,热解反应产物中气态产物的质量比增加明显,从15%增加到60%以上,表明了温度对焦油裂解的促进作用。 利用热重分析仪,以玉米秸和玉米芯为原料,分别采用等温热重和恒升温速率热重试验方法,研究不同热解条件和还原条件对还原反应的影响,借助试验与模型,分析过程影响和控制因素。试验比较发现:温度是还原反应的关键控制因素,850℃左右是还原反应机制变化的过渡区间;还原反应速度明显慢于热解反应,是气化器负荷设计的控制因素。 在生物质原料的物理化学特性和热解、气化化学反应动力学系统试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两步法生物质气化技术路线,从工艺条件和反应器结构设计上满足生物质稳定气化和焦油裂解的技术条件。利用该工艺,当燃烧区温度高于920℃时,燃气焦油含量低于20mg/Nm3,符合实际工程需要,进一步验证了热解气化机理分析的合理性。
其他文献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已经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城市轨道交通(地铁、轻轨及磁悬浮等)可以很大程度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国内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目前已进入大规模快速发展时期,
司法大数据是司法活动与大数据科技的结合及其在司法领域的积极运用.司法大数据以裁判结果为载体,融合了立法与案例的多种信息与数据资源,为法官审判案件提供了可依据的数据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古籍数字化建设已经有30余年的发展历史.一方面,随着科技,如OCR、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的进一步发展,古典文献数据库建设已渐成规模;另一方面,全球视
赵毅衡教授是国际知名的叙事学与符号学家,曾长期旅居英国,为中外文学关系与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访谈中,他以《远游的诗神》和《对岸的诱惑》为例,分享了诗意化学术写
20世纪80年代,人类进入了全球化、后工业化进程.这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一场历史性的社会转型运动,意味着人类历史的一个新的阶段的开启.然而,在工业社会历史阶段中生成的可以
数字人文在当下中国,已经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和趋势.因此有必要对数字人文的“数字”组成部分进行比较深入的讨论.第一,“数字”是软件和算法,“数字”是技术和工具,“数字”
“两山”论的实质在于揭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可被用于有效解释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发展历程中人类在两者间的选择、放弃与坚持.我国当前可通过在禁止开发区走“
易地扶贫搬迁背景下,生计能力显著地作用于搬迁户生计策略的选择.作为集主动性与反抗性于一体的分析范式,生计能力源于脆弱性与可持续生计研究中关于适应能力的探讨,是内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