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雾霾事件的频发不仅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还威胁着居民的身体健康。而硫酸盐的快速形成是决定我国细颗粒物爆炸性增长和严重雾霾事件频发的关键因素,其形成机制多样且复杂。最近的研究表明,黑碳也是雾霾期间气溶胶粒子中最关键的成分之一,其主要来源是化石燃料和生物质燃烧,可产生多种活性中间体,对硫酸盐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催化作用。在本研究中,首先收集工业黑碳并制备不同种类的生物质黑碳。采用元素分析仪测定黑碳的碳、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雾霾事件的频发不仅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还威胁着居民的身体健康。而硫酸盐的快速形成是决定我国细颗粒物爆炸性增长和严重雾霾事件频发的关键因素,其形成机制多样且复杂。最近的研究表明,黑碳也是雾霾期间气溶胶粒子中最关键的成分之一,其主要来源是化石燃料和生物质燃烧,可产生多种活性中间体,对硫酸盐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催化作用。在本研究中,首先收集工业黑碳并制备不同种类的生物质黑碳。采用元素分析仪测定黑碳的碳、氢、氮元素,采用全自动气体吸附分析仪测定黑碳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采用扫描电镜测定黑碳的表观形貌,红外光谱仪用来测定黑碳的表面官能团,采用Zeta电位仪测定不同p H条件下黑碳表面的Zeta电位,采用阴离子色谱仪测得的硫酸根浓度来计算几种黑碳的摄取系数。为了研究不同黑碳对硫酸盐形成的影响,将几种含有不同黑碳的体系中生成的硫酸根浓度与不含黑碳的体系进行比较。设置不同黑碳浓度、氧化剂浓度以及p H进行条件实验,分析不同环境条件下黑碳对硫酸盐形成的催化效率。为了进一步阐明黑碳催化硫酸盐形成的反应机理,测定了黑碳催化H2O2和O3两种氧化剂产生活性自由基的性能。结果表明,在H2O2氧化途径下,工业、水稻和小麦黑碳对硫酸盐的形成有促进作用,而稻壳和玉米黑碳无促进作用。其促进率随着SO2与H2O2的比例和黑碳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以上三种黑碳在与SO2、SO2/H2O2反应后均伴随着含氧官能团的减少以及含酮副产物的增加,并且可以促进H2O2产生更多的超氧自由基。选取工业黑碳测定了仅H2O2、H2O2与黑碳、H2O2/SO2与黑碳反应条件下羟基自由基、超氧自由基和单线态氧的形成。结果发现工业黑碳能显著促进H2O2产生更多活性自由基(·OH,·O2-,~1O2),而自由基在硫酸盐的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O3氧化途径下,工业、水稻、小麦和玉米黑碳对硫酸盐的形成有促进作用,促进率随p H升高而降低,其中玉米黑碳的促进率较低,而稻壳黑碳无促进作用。工业、水稻和小麦黑碳在与SO2、O3、SO2/O3反应后均伴随着含氧官能团的减少以及含酮副产物的增加,表明这三种黑碳不仅可以直接氧化SO2,还可间接催化SO2的形成。玉米黑碳不具备氧化SO2的能力,但在O3氧化途径下可催化SO2的形成,故其对硫酸盐的促进作用不如其它三种黑碳。工业、水稻、小麦和玉米黑碳均可促进O3产生更多的超氧自由基,稻壳黑碳促进作用则较小。
其他文献
本论文探究了行星边界层高度(PBLH)与地表风速(RWS)、温度(RTS)、比湿(RSH)、气压(RPS)和低对流层稳定性(RLTS)等地表气象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同时评估了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生成再分析产品(ERA5)与飞机气象数据报告(AMDAR)的PBLH产品的差异性。研究主要使用了来自美国大陆54个主要机场的飞机气象数据报告(AMDAR)中每小时廓线数据、ERA5每小时PBLH、总云量数据以
二硝基甲苯(DNT)火炸药生产废水具有酸度极高、污染物浓度高、生物毒性强和可生化性差等特点,是当前兵器工业生产废水处理的难点。对DNT酸性废水进行中和预处理则是对该类废水进行有效处理的前提,因此开发一种更为绿色环保的新型生物中和预处理工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以实际DNT生产废水为研究对象,基于硫酸盐还原、反硝化等生物产碱路径,开发酸性DNT火炸药废水直接生物中和预处理工艺,分析DNT酸性废水
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已经成为我们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而光催化技术由于能够利用太阳能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为了制备出具有高活性的光催化剂,本论文开展了如下研究:(1)以KSCN为硫源,通过简单的熔盐法制备得到了CdS-MS,CdS-MS由六棱柱组成,约80%为空心结构。并且通过改变反应体系制备了不同的硫化镉,对这些样品的形貌进行表征,初步揭示了中空六棱柱结构的形成机理。CdS-MS对于苯
CO2甲烷化技术可利用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中的可持续氢能将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CO2转化为高热值的清洁能源CH4,不仅可以缓解全球能源短缺的问题,而且对服务国家的“双碳”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可以将CO2甲烷化技术视为控制CO2排放的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然而,Ni基CO2甲烷化催化剂存在低温(<300°C)活性低、高温易烧结等缺点,这限制了其催化CO2甲烷化大规模化工利用。为了克服并突破Ni基C
雾霾污染期间硫酸盐质量分数显著增加,是造成严重雾霾事件的关键因素。过氧化氢(H2O2)作为硫酸盐气溶胶最主要的氧化剂,对硫酸盐的贡献至关重要。富勒烯C60作为新型大气污染物,主要源于碳氢化合物的不完全燃烧。因此,探究富勒烯C60对H2O2氧化生成硫酸盐的影响对大气污染治理具有指导意义。为研究富勒烯C60对H2O2液相氧化SO2的影响机制,本文通过实验室模拟和密度泛函理论两方面展开工作。具体内容和结
近年来,由于快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国面临着二次有机气溶胶(SOA)和臭氧(O3)等大气二次污染问题。天然源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BVOCs)排放量大、反应活性高,在二次污染的形成中起着关键作用。生物质燃烧是异戊二烯、单萜烯等高活性有机物的重要来源。生物质燃烧活动在中国较为常见,是中国乃至全球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天然源排放以及生物质燃烧在二次污染物形成中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重视。本研究利用中尺度天
由于大气成分在大气环境中变化复杂,影响因素较多,因此如何有效分析这些成分的变化规律,进而研究大气污染机理以及空气质量变化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研究了不同相态的大气物质在大气中的长短期变化规律,充分考虑了气象条件、源排放等相关因素,以此实现对物质演变趋势的准确分析。为此,我们选择了三种应用场景开展论文研究:(1)应用于短期污染物突发减排场景下大气成分变化规律的研究。
光催化还原CO2技术可在太阳光的驱动下将二氧化碳转化为高附加值的燃料(如甲烷、甲醇和甲酸等),同时具有无二次污染、操作简单等独特的优势,为缓解CO2的排放压力提供了新思路。实现该技术的关键在于寻找高效的光催化剂。作为一种迅速发展的新型材料,MOFs材料得益于本身比表面积大、结构可调、独特的光电性能等优点,在催化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由于铈原子具有可变价态,以铈金属盐为前驱体构建的Ce-MOF材料更
大气细颗粒物(PM2.5)化学组成十分复杂,包括水溶性无机离子和吸光性有机碳(又称棕色碳)等,对人体健康和区域气候变化均有重要影响。虽然针对PM2.5的化学组成和来源已有大量研究,但对棕色碳的化学组成、来源及吸光性质的认识依然有限。硝基芳香族化合物作为棕色碳中重要的化学组成,因为测量技术的限制,对其来源和吸光特性的认识依然不清楚。南京是我国大气污染重点治理地区之一,且该地区冬季高湿天气条件是诱导雾
抗生素的过度使用增强了环境中细菌的耐药性,由此产生的抗生素及其耐药菌污染是目前关注较多的环境问题之一。可见光催化技术因能源可利用程度高而备受青睐。钼酸铋(Bi2MoO6)拥有独特的层状结构和相对较窄的带隙宽度,能够吸收可见光。然而,单纯Bi2MoO6的量子效率较低,光利用率不高。采用离子掺杂和半导体复合是改善光催化材料性能的有效途径。本文以溶剂热法合成Bi2MoO6(BMO),利用溴(Br)离子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