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胡杨是干旱区重要的乔木树种,受土壤水盐条件的制约,目前更新困难,种群处于退化阶段。而与其生态位高度重叠的共生物种多枝柽柳却在扩张。胡杨和多枝柽柳都是荒漠河岸林建群种,两者的种间关系对于荒漠河岸林生态系统的维持具有重要的意义。尽管已有一些研究通过比较两个物种的水分利用能力表明多枝柽柳比胡杨有更强的适应干旱的能力,但是目前胡杨和多枝柽柳的种间关系以及基于种间关系对胡杨通过有性繁殖进行更新的影响研究尚少且存在争议。因此,为探讨胡杨与多枝柽柳的种间关系及其与水盐条件的联系,本研究以当年生胡杨实生幼苗为研究目标,基于不同的密度水平进行取代系列试验,以及基于水分、盐分梯度进行交互实验,通过测定胡杨幼苗的生长指标,探讨在不同密度以及水盐环境条件下,胡杨实生幼苗对多枝柽柳幼苗的响应,旨在阐明两个物种苗期的种间关系及明确极端干旱区多枝柽柳是否对胡杨通过实生幼苗更新产生影响,为胡杨林保护管理以及绿洲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维持机理的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当年生的胡杨和多枝柽柳幼苗间存在竞争关系,各个混种比例下,胡杨的相对产量和相对产量总和都小于1,攻击力指数和竞争平衡常数小于0。与多枝柽柳的竞争显著降低当年生胡杨幼苗的株高、生物量、主根长和叶片数。随胡杨密度增大,多枝柽柳对胡杨的影响减弱,表现为各生长量指标增大,但比叶面积减小。而多枝柽柳在和胡杨混生时受益,随胡杨比例增大,多枝柽柳地上、地下生物量积累以及分枝数有增大的趋势。表明种内竞争对多枝柽柳幼苗的影响大于种间竞争的影响。2.水分、盐分和伴生模式几个因子对胡杨的生长特征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干旱胁迫下,多枝柽柳伴生显著降低当年生胡杨幼苗的存活率,随着水分条件改善,胡杨存活率提高。在不同水盐梯度下,多枝柽柳伴生均会不同程度降低胡杨幼苗的株高、主根长和地上地下生物量等生长量指标(p<0.001),其中主根长降低幅度最小,而地上、地下生物量降幅达75%以上。但多枝柽柳伴生显著提高胡杨幼苗的根冠比、比根长和比根面积(p<0.05)。不同伴生模式下,随水分条件提高,胡杨幼苗生长量均会增大。胡杨单生条件下单一盐分变化对胡杨幼苗生长影响不显著,但盐分对多枝柽柳伴生下的胡杨幼苗的总根长、总根表面积等根系形态指标影响显著(p<0.05)。各项结果表明,种间竞争降低了胡杨幼苗对盐旱胁迫的抗性,竞争对胡杨幼苗根系形态的影响大于土壤水盐环境。3.胡杨和多枝柽柳种间竞争的强度随水分条件提高而降低,竞争重要性随水分条件提高而增大。多枝柽柳对胡杨生长的影响机制是是通过大量消耗环境中水分,使胡杨幼苗无法有效吸收水分生长受到抑制。总而言之,目前胡杨通过种子繁殖更新失败除了水盐环境的制约,种间竞争劣势也是影响胡杨更新的重要因素。极端干旱区水文条件变化背景下,水分偏好差异使胡杨种群衰退加剧,而多枝柽柳更为耐旱的特性使其逐步占据河岸的生境。调整水资源供给量以及采取合理分水模式是胡杨林更新与维持的必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