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欧亚关键区阻塞高压(简称:阻高)是影响我国天气气候的重要天气系统之一,其活动异常往往会导致高温、洪涝、冰冻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产生极大的威胁。本文使用1979-2017年的再分析数据,借助国际上通用的T&M方法及客观分析法检索阻高,系统研究阻高的气候统计特征;探究其与主要的内部因素(超长波波动)及外强迫(两类ENSO)的关系;最后对与我国冬季天气气候有紧密联系的乌山阻高进行热、动力特征诊断。主要结论如下:(1)冬季乌拉尔山(简称:乌山)及鄂霍次克海(简称:鄂海)地区是阻高多发区,贝加尔湖(简称:贝湖)地区阻高频次相对较少,“双阻型”是中纬度大气环流的主要形势。乌山及鄂海阻高平均持续时间偏长,约为6.6天,贝湖的只有4.9天。整体来说,无论从阻高累积天数、累积频次,还是平均持续时间冬季乌山、贝湖、鄂海地区阻高均在1979-2005年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尤其在1990s年代以来更为明显,但近10年阻高有增多增强的趋势。乌山及鄂海地区阻高累积天数呈现明显的年际周期变化,贝湖地区阻高的周期变化不显著。乌山阻高在1980年代初到1990年代末有明显的4~6年变化周期,鄂海阻高的5~7年变化周期在20世纪80年代末到21世纪初较活跃。(2)东太平洋La Ni?a冷事件(Eastern Pacific-La Ni?a,简称:EP-LN)会致欧亚地区瞬时阻高偏多,暖事件(Eastern Pacific-El Ni?o,简称:EP-EN)会使瞬时阻高偏少。但是乌山(60°E)以西及鄂海(140°E)以东瞬时阻高受中太平洋El Ni?o事件(Central Pacific-El Ni?o,简称:CP-EN)影响较大,致阻高偏多。EP-LN事件及中太平洋冷事件(Central Pacific-La Ni?a,简称:CP-LN)使乌山阻高事件持续时间分别偏多28%、25%,但会造成鄂海阻高偏少。EP-EN及CP-EN事件会使鄂海阻高生命期偏长14%,18%,但会造成乌山阻高生命期偏短。冬季,当EP-EN事件发生时,乌山及鄂海地区位势高度(Geopotential Height,简称:GPH)有负异常,阻高偏弱;当发生EP-LN事件时,乌山及贝湖西部偏北地区500hPa上GPH有正异常,阻高偏多;当发生CP-EN事件时,欧亚3个关键区GPH都有不同程度的偏强,说明CP-EN事件利于阻高的生成;在CP-LN事件下,乌山及贝湖地区GPH偏高,这为阻高的发生、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3)北半球中纬度地区1-8波波谱比重在0.93-0.96变化,其中1-3波波谱比重超过0.5,表明1-3波(超长波)是大气运动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1-8波和1-3波的波谱比重均有准2个月的周期变化,且冬季较夏季振荡更为显著。当1-3波波谱比重偏强时,乌山地区GPH明显偏低,贝湖地区的偏高,鄂海地区GPH变化不明显;反之,鄂海地区GPH偏强,其他两个区域GPH变化不显著。当60°N上1-3波波谱比重异常时,GPH异常表现更为突出。60°N上1波振幅与乌山阻高指数呈正相关关系,与鄂海的呈负相关,但是3波振幅与乌山阻高指数呈负相关,与鄂海的呈正相关。当乌山阻高持续时间从4天增加至7天时,30°N上1波振幅增加,2波振幅减小。阻高年均生命期由4天增加至7天时60°N上1波、2波振幅增加了43%,1.86倍。但冬季乌山阻高生命期由4天增加至7天时,1波振幅缩小了25%,2波振幅从112gpm增加至130gpm。2波振幅的激增可能会导致乌山阻高持续时间变长。(4)针对冬季乌山阻高整个生命期的热动力特征诊断显示:在“Day-3”前,中纬度定常温度T*随着高度的增加在减小,并沿着阻高南缘向下输送。在“Day-3”前中纬度对流层中定常热量通量{v*T*}呈“哑铃状”分布。同时20°-70°N区域均被正的(向北)定常动量通量{u*v*}控制,2个极大值中心分别位于30°N,250hPa和55°N,300hPa。从“Day-3”至“Day 0”,中纬度地区400hPa以下温度梯度减小致热成风减小,进而中纬度西风气流减小。同时在中纬度对流层中层出现负的(向南){v*T*}输送,这样在中纬度有热量的辐合,为阻高的建立提供了足够的热量。同时在中纬度有大量{u*v*}向北输送,最大值中心位于55°N附近,70°N以北{u*v*}是向南输送的,所以在70°N有动量通量的辐合,这有助于极锋急流的加强。热量通量的输送导致中纬度温度梯度减小,西风气流减弱,中纬度定常动量通量向北输送为极锋急流提供能量。至“Day+3”高层冷空气已经输送至地面使西伯利亚高压(Siberian High,简称:SH)加强,对流层中层向赤输送的定常热量通量消失,同时动量通量迅速减小有恢复至平常态的趋势。在500hPa上乌山阻高在“Day 0”定常热量、动量通量异常输送的方向是向北的,崩溃时输送方向是向南的,并且在热量通量异常输送中非线性作用起主要作用,但在定常动量通量异常输送中线性及非线性作用都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