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服务理论与改革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gua2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目的就是期望能找出我国目前农村金融服务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和解决办法。 农村金融服务的发展是促进农村经济建设的重要环节。我国的农村经济一直以来发展比较滞后而且基础较为薄弱,亟需完善的金融服务来为农村经济做好后勤和风险保障。特别是新农村建设已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重点,在这种背景下,对农村金融服务的研究更有现实意义和必要性。 本文通过对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制改革的回顾,理顺了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基本思路,分析了我国目前主要的农村金融服务机构和金融服务的业务框架,指出了我国目前农村金融服务主要存在的问题。本文研究并归纳了国内外农村金融研究的焦点问题,阅读了国外农业金融服务所采取的措施的文献,从中获取了有关农村金融服务的最新进展情况,以及处理农村金融应该采取的策略。 本文作者通过分析,认为我国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缺失是由于政府和有关机构的业务政策不符合我国农村的服务需求以及资金供应不足和防范机制不完善造成的。改善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的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调整和改革国家农村金融政策,切实增强政策性银行和正规金融机构的支农力度,防止农村存款资金大量外流。二是确立非正规金融机构的合法地位,鼓励这些机构在农村资金融通中发挥补充作用。三是要加强国家对农业金融的监管力度,防范农村金融风险。
其他文献
进口关税、进口环节代征税的减免又称为进口税收优惠,是减征税收(简称减税)和免征税收(简称免税)的合称。我国各项关税征收制度体现了国家相关时期的进口税收意图和导向,进口税收的
土地资源无疑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大动力和保障,然而,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的“高投入、高代价、低配置、低效率”特征十分明显。在分税制改革与官员“晋升激励”的制度背景下,地方政府长期主导下的土地资源配置模式,造成土地资源错配程度不断恶化。土地资源错配抑制了产业结构升级、导致生态环境负外部性、拉大居民收入差距,从而阻碍了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土地作为经济活动的重要载体及地方招商引资的重要手段,改善
内生增长理论认为,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对东道国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作为资本、技术和管理知识的复合体,与单纯的货币资本相比,FDI具有更强的外部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