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又称Aujeszky氏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猪、牛、羊等多种家畜、家禽及野生动物的一种以发热、奇痒(猪一般除外)、呼吸和神经系统疾病为特征的重要传染病。在根除伪狂犬病的过程中,疫苗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各种疫苗中基因缺失疫苗是应用最广泛的,目前商业化基因缺失疫苗普遍缺失了gE基因,甚至立法规定只允许gE(gI)基因缺失疫苗使用。本试验根据我国目前广泛使用的伪狂犬疫苗大多缺失gE基因这一特性,克隆了PRV-S株gE基因的部分序列,分析了序列的结构、同源性,对PRV-S株gE基因的部分序列进行了PCR扩增,并用地高辛将扩增产物标记制成核酸探针,用制备的核酸探针进行了临床病料的检测。通过一系列试验,本试验取得如下的成果:
1.根据GenBank收录的PRV-Min-A株(登录号为AY170318)、PRV-LA株(登录号为AY173124)、PRV-Ea株(登录号为AF171937)、Korea株(登录号为AY249861)及AF207700株的gE基因保守序列设计一对引物,运用PCR方法从PRV-S株基因组中克隆了304bp的gE基因DNA部分序列。该序列与以上五株不同地域的野毒gE基因序列经DNAStar软件比较后发现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均在98%以上,说明该片段可用于制备核酸探针来检测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
2.以含有gE基因部分序列的重组质粒为模板进行了PCR扩增,扩增产物经地高辛标记后制成gE基因核酸探针。特异性检测该探针只与PRV-S株DNA有阳性反应,而与PRVBartha-k61株疫苗毒DNA、PPVDNA、PCVDNA、PRRSVcDNA、CSFVcDNA反应均为阴性,说明该核酸探针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敏感性检测说明该探针至少可检测到4pg的DNA片段,具有较好的敏感性。
3.用制备的gE基因核酸探针对临床采集的32份猪繁殖障碍病料进行了斑点杂交检测,结果4份病料呈现阳性反应。而同时用针对gE基因设计的引物对32份病料进行PCR检测,也检出4份阳性病料,且这四份阳性病料的编号一致,PRV的野毒感染率为12.5%,二种方法的符合率为100%,说明该核酸探针可以作为一种临床检测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的分子生物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