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有限的土地供给已经不能满足城市高速发展所需要的土地需求,城市土地利用问题面临巨大的困境。当前城市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城市土地资源的粗放利用,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不合理,城市生态环境恶化决定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的重要性。本文以关中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为中心,运用定性定量方法,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阐述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分析得出自然环境、人地关系、技术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政策和制度等因素影响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结合关中城市群城市土地利用现状和特点,从土地投入强度、土地使用强度、土地使用效益、土地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12个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关中城市群中5个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进行时空特征分析。时间上得出关中城市群以及西安、咸阳、宝鸡、渭南、铜川等五市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总体上是波动提高,不同城市不同时间段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具有不同特征。在2003年至2010年这八年时间里,西安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水平提高幅度最大,其次为咸阳、宝鸡、渭南、铜川。空间上根据结果采用数轴法将城市土地利用水平划分为:粗放、低度集约、一般集约,中度集约和高度集约,得出2003-2010年关中城市群及关中五个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级别划分表,并分析其呈现这种等级分布的原因。并从空间地域分析得出关中城市群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以西安为中心,西安西部城市咸阳、宝鸡的土地集约利用总体水平明显高于西安东部和北部城市渭南和铜川。最后借鉴国外土地集约利用的经验和启示,针对关中城市群城市土地集约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即制定土地集约利用的法律法规,充分发挥土地市场机制作用,强化土地集约利用的手段,规范政府土地管理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