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源性IL-10转染大鼠DC细胞诱导角膜移植免疫耐受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ilei27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研究IL-10基因修饰后的大鼠树突状细胞(DC)的表型及其生物学特性。2、建立大鼠穿透性角膜移植模型,探讨外源性IL-10转染的大鼠树突状细胞在诱导同种异体角膜移植免疫耐受中的作用。方法1、以含IL-10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体外转染大鼠骨髓来源的DC,实验分3组,培养6天的DC加入IL-10-GFP-Adenovirus转染48h后,继续培养至第12天,记做IL-10-GFP-DC组;培养6天的DC加入GFP-Adenovirus转染48h后,继续培养至第12天,记做GFP-DC组;不加任何处理,继续培养至第12天,记做12-DC组。Western blot测定转染后各组DC中IL-10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DC表面抗原CD83、CD86分子的表达情况,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法测定各组DC刺激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的能力。2、动物实验分5组,阴性对照组:受体SD大鼠6只,未做任何处理。余4组以SD大鼠为受体、Wistar大鼠为供体建立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模型,每组20只,分别为:阳性对照组:术前3天受体大鼠尾静脉注射等量PBS;GFP-DC组:术前3天受体大鼠尾静脉注射2×106个转染48hGFP-Adenovirus的DC细胞;8-DC组:术前3天受体大鼠尾静脉注射2×106个培养8天的DC细胞;IL-10-GFP-DC组:术前3天受体大鼠尾静脉注射2×106个转染IL-10-GFP-Adenovir-us48h的DC细胞。每日观察角膜植片的状态,记录植片的生存时间,组织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角膜植片的病理变化,RT-PCR方法检测各组术眼角膜细胞因子IL-10、TGF-β及IL-2的变化,ELISA方法检测各组术眼房水中细胞因子IL-4、IFN-γ的变化。结果1、IL-10基因修饰组DC可检测到IL-10高表达,表面抗原CD83、CD86低表达,其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水平较其他各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GFP-DC组与12-DC组细胞表型及功能无差异。2、IL-10-GFP-DC组角膜植片的存活时间显著延长,HE染色示植片的水肿、炎性细胞浸润的程度轻,RT-PCR及ELISA方法检测IL-10-GFP-DC组细胞因子IL-10、TGF-β、 IL-4表达较其他各组高,而IL-2、IFN-γ的表达较其他各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转染IL-10基因可抑制树突状细胞的成熟,为研究未成熟DC诱导同种异体移植免疫耐受奠定了基础。2、IL-10基因修饰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能抑制角膜移植排斥反应,诱导免疫耐受的形成,延长角膜植片的存活时间。其中Th1/Th2偏离及TGF-β的高表达是诱导角膜移植免疫耐受的机制之一。
其他文献
<正>可以说,我国烟草行业物流系统建设居于世界领先水平,过去十几年来一直走在国内物流自动化技术创新发展前列。伴随着市场环境、客户服务以及烟草行业自身的不断变化,我国
在阐述我国体育教育价值主客体关系之前,首先从价值理论、教育价值理论两大方面寻求了体育教育价值主客体划分的理论依据,接着在诠释体育教育内外在价值概念的基础上分别解析
为HL-2A装置中性束注入器研制了引出束功率为1MW的射频离子源。在测试平台上,实验离子源已经成功引出了束能量和束电流分别为35ke V和12.4A、束质子比为79%、脉宽为100ms的氢
事件$$诸暨市公安局日前在18个派出所设立公安民情民访代办窗口,该市300多位社区民警可以随时随地接受当事人代办委托。(8月6日《绍兴日报》)$$点评$$信访代办制作为全市重点突
报纸
本文力图检验战略稳定性理论能否运用到太空武器化问题,且是否能够合理解释中美自建交以来在太空武器化问题上所采取政策和行动的演变。通过对战略稳定性理论运作机制及美苏
100年前,人们发现描述浅水和气体两种流动的方程有相同的形式,涌潮与激波有诸多类似性质,涌潮的研究因此获得很大进步。进一步研究后,逐渐了解两种现象的差别,于是,对两者的认识上
本文概述了一些世界最著名的科学家因受唯心史观的影响,背离正确的物质观,而给事业带来的重大失误,以唤起未来科学工作者从中吸取教训,树立正确物质观,沿着正确科研轨迹,探究自然奥
目的了解医院获得性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分布特点,以制定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方案。方法采用logistic回顾性对照分析2009年8月-2010年8月,医院内的尿路感染与非尿路
从所周知,爱情是人类永远孜孜不倦探讨的话题,中国古代爱情故事更是不胜枚举,《梁祝》便是其中的经典。从古至今,梁祝的爱情故事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发人深省的启迪意义世代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于2008年修订后引发消防执法程序的变化,取消了大部分消防行政处罚前责令限期改正的前置条件,加大了行政处罚力度,但由此引发了行政不作为的现象;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