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疫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和抗病品种的初步筛选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p4451630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栗疫病是一种世界范围的林木病害,常在板栗枝条上造成大块的溃疡病斑,严重影响板栗林木质量和果实产量。目前对该病的研究比较早,但国内还未见有效防治的研究报道。本研究旨在确定引起板栗溃疡斑病的病原,了解病菌的生物学特性、杀菌剂药效试验和抗病板栗品种的初步筛选。研究结果如下:1.从湖北京山、通城和罗田采集到典型发病枝条,分离得到4个菌株JS-4,JS-6,TC-4,LT-1。用菌丝块对离体板栗枝条进行接种,证实该病致病菌为Cryphonectria parasitica。病原菌在PDA培养基上培养2 d后,细嫩菌丝无色,6 d后菌丝淡黄色,橘黄色或无色,较密集,气生菌丝少,菌丝直径1.1-4.5μm,分枝与主枝多呈直角分枝,分生孢子呈透明圆形或椭圆形,菌丝在基质上或培养皿盖上先集结成黄色,橘黄或白色菌落,7 d后有色菌落颜色加深。rDNA-ITS测序结果与GeneBank中的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表明菌株与Cryphonectriaparasitica的同源性最高,达99%。根据形态学特征和分子鉴定结果,进一步确定该病原菌为C.parasitica。不同菌株的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菌株对同一品种板栗的危害大小不同,致病力强弱有差别。2.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在10-30℃的范围内均能生长,25℃-30℃间为菌丝生长最适温度,5 d后菌落直径达7.45 cm。病菌能够有效利用多种碳源和氮源,但不同碳源和氮源对病原菌菌丝生长有显著的影响。以葡萄糖为碳源和以硝酸钙为氮源时菌丝生长最快,5 d后菌丝干重分别为0.3955 g和0.4982 g。菌株的菌丝致死温度为50℃,10 min。通过添加营养元素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Mn、B、Ca在供试浓度中对菌丝生长有一定影响,而Zn对菌丝生长影响不显著;不同菌株对营养元素的影响有差异。通过对菌落的亲和性测定表明了不同菌落自身的亲和性存在着差异。3.PDA平板抑菌实验结果表明,供试五种药剂在设置的不同浓度下对病原菌的生长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抑制效果最好,其次是5%井冈霉素可溶性粉剂、10%世高可分散粒剂和65%代森锌超微可湿性粉剂,以20.67%万兴乳油效果最差。4.通过菌丝块对离体新鲜板栗枝条接种,测定自然条件下不同时期板栗枝条的发病情况。结果表明,Nanking始终表现出对三个菌株的抗性,这与报道中相吻合。中迟栗也表现出一定的抗性。其他板栗品种在开花期和结果期抗性都比较差,休眠期抗性较好。5.通过枝条离体接种,初步筛选出调查品种中JK4、TK6、LK3和园中种植品种九家种、东丰、广德大红袍、重阳栗、宋家早、大乌壳、七月早、宜昌深刺对致病力强的菌株JS-6表现出一定的抗性;而重阳栗、宋家早、大乌壳、七月早、八月红、宜昌深刺这几个品种对致病力较强的菌株TC-4表现出一定的抗性;而除园中种植品种LG2,LG4,LG5,LG6,LK2,LK4和大悟地方种这几个品种外,其余品种对致病力较弱的菌株LT-1表现出一定的抗性。在所调查的品种中JK4、TK6、LK3表现出的抗性与实验室接种具有一致性。
其他文献
数据库建设是当前世界展现与传播多元文化的有效方式之一。广西有"歌海"之称,民歌品种异常丰富,但民歌传承主体却在时代发展进程中后继乏人。广西民歌传承人人才数据库既是信
随着工业机器人性能不断提高,其机械结构向模块化、可重构化发展。机器人技术开始源源不断地向各个应用领域渗透。对于不适合由人亲临现场进行施工的危险、极限环境中的焊接
<正>十一、到辽宁,写《阿诗玛》1961年1月我调到东北,任辽宁歌剧院副院长兼"艺委会"副主任。后来就创作了歌剧《阿诗玛》。《阿诗玛》的声乐部分是1959年在北京和西安完成的,
渗出性中耳炎是一个多因素介导的、以传导性聋为主要特征的中耳疾病。目前对其病因及其发病机制尚未清楚,可能与咽鼓管功能不全、变态反应及感染因素有关。免疫学的病因在一
人工骨粉隆鼻术后出现异常二例王虹人工骨粉,即羟基磷灰石微粒Hydroxylapatite,以下简称HA,又称“骨水泥”。近年来已逐步在美容整形外科中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由于这种材料使用时间不长,对术
结合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情况,该文分析了柜式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C-GIS)的结构特点。重点说明该开关设备在专用部件及插接、密封焊接、真空灭弧、传感、数字与软件方面
<正>烃的含氧衍生物知识是有机化学知识的重要部分,命题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根据烃的含氧衍生物的性质进行命题;二是根据有机物的衍变关系进行命题。重点考查:(1)根据有机物
黄连素是一种生物碱,具有抗感染、调节血脂、降血糖、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抗心律失常、抗肿瘤及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症状等生物学作用。作为天然药物,黄连素口服不良反应较少,
目的研究三根汤抗炎抑菌作用。方法分别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冰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酵母多糖A、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炎症、小鼠棉球肉芽肿增生和体内抑菌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