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柴油是由动物脂肪或植物油通过化学反应得到的单酯组成。作为一种无毒、可生物降解和可再生的替代燃料,它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生物柴油的合成方法有化学合成法和脂肪酶法,且脂肪酶法合成生物柴油有着化学合成不可比拟的优点。本文主对脂肪酶和脂肪酶产生菌进行了筛选和诱变,对脂肪酶进行了固定化,并分别对化学法和脂肪酶法合成生物柴油的工艺进行了研究。结论如下:1)从不同地点含油土壤中分离筛选到40余株脂肪酶活性较高的产生菌,包括细菌十余株,霉菌十余株,酵母几株。对其中一株酶活较高的霉菌X-28进行了紫外线诱变,然后用制霉菌素筛选耐药性突变株,得到了突变株X-281。经过诱变,使其酶活提高了229%,并且有良好的产酶活力稳定性。2)对突变株X-281的产酶条件和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表明突变株X-281产生的脂肪酶是一种碱性酶,并且在碱性pH范围内,酶相当稳定;具有一定的耐热性。 3)采用廉价的硅藻土作为载体对脂肪酶进行了酶的固定化研究,确定了最优固定化条件:在pH7.6的巴比妥钠-盐酸缓冲液中,固定化载体与游离脂肪酶的质量比为8:1的条件下,于30℃-35℃振荡反应50min,得到的固定化脂肪酶活力为4680U/g。固定化脂肪酶的最适温度为35℃,比游离酶高5℃;最适pH8.5,比游离酶高0.5;将固定化酶溶于缓冲液存放在4℃冰箱里,一个半月后酶活力保持50%。4)以大豆油为原料采用碱催化法实验了酯交换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甲醇浓度、催化剂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搅拌强度对产率有明显的影响。最佳反应条件下,生物柴油的产率达到94%。得到的生物柴油性质与2#柴油相近。5)对固定化脂肪酶催化合成生物柴油的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原料油进行预处理,将反应时间大大缩短,转化率也有一定的提高。通过单因子试验,确定了酶法合成生物柴油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产物的成分进行了分析。